文章详细页面

书写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版本
在线阅读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2651874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文化的现代化,具体而言就是要书写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版本。

书写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版本需要摒弃三种错误的心态。一是弱国心态。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但是,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中国的发展落后于时代,中国掉队了,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再加之,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和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使得一部分国人认为,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一个弱国。我们的制度不行、科技不行、文化不行、产品不行……二是学徒心态。这也是弱国心态所带来的另一种心态。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入侵和国门被打开。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也随之涌入。在比较鉴别的过程中,在面对国家、民族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惨痛经历,无数仁人志士,林则徐、魏源、严复等人把眼光从中国转向了西方,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大量的西方著作被翻译到了国内,我们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后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又开始了向俄国学习。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缺乏建设的经验,我们接着向苏联学习。之后的改革开放,我们向先进的发达国家学习。学徒心态导致我们长期将自身设定为一种弱势的姿态,缺乏一个大国应有的自信。三是自大心态。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心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又出现了一种盲目自大的心态。不可否认,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55美元。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近些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这些成绩使一部分人开始沾沾自喜,甚至出现不可一世的狂妄。这是前两种心态之后的又一种心态。对于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而言,这三种心态都是不可取的。

今天,在面对一个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中国,正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能力和信心的中国,需要强有力的中国话语。“理论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呢?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2651875因此,对于理论界、学术界,今天着力要做的就是书写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版本。

书写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版本需要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的觉醒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自我客观的认识与分析。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自觉矫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辉煌文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我们自己不足、不好的东西,要努力改革。外国有益、好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学习。但是,不能全盘照搬外国,更不能接受外国不好的东西;不能妄自菲薄,不能数典忘祖。”2651876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在西方价值观的鼓捣下,被折腾得不成样子,有的四分五裂,有的战火纷飞,有的整天乱哄哄。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客观而清醒的认识,不能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因此,对中国的发展要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认识。尤其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令世人瞩目。正如基辛格所言:“中国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是超越人类极限的。”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最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之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变化、发展,以中国的方式书写现代性。

书写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版本需要融通中外的表述。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2651877今天的中国不仅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同时还要把自己的事情说好,不能做一个失语的巨人。今天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国际社会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面对西方话语时,我们就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我们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以我为主,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当然,中国版本的现代理论也绝不是简单的否定西方性,盲目的自我膨胀,而是在关键时候及时地发出中国声音,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

书写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版本需要在研究上下功夫。理论研究是理论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注重理论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谈道:“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651878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2651879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2651880的确,理论的创新推动着我们实践的发展。其次,研究要从实践中来。对从实践而来的问题的研究,既有利于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又有利于从问题出发对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这样的理论研究才是鲜活的、扎实的,具有时代气息。最后,理论研究要进行创新。“在研究上多下功夫,多搞‘集成’和‘总装’,多搞‘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出贡献。”2651881创新是理论研究永葆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这里所言的创新就是指“有所为”的意思。我们不能一直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而是要形成自己的表述。概言之,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真正将我们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