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防范政治风险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本领的应有之义。政治风险主要指影响政治安全的各类因素,例如政党的衰败、国家的分裂、动荡或社会的溃烂等,它事关一个政党的事业成败,也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所强调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国内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前所未有,风险考验也是前所未有。今后几年,很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国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军事风险等。风险形势呈现从单一性风险向融合性的联动风险转变,风险影响空间呈现多维度特征。在各类风险中,必须高度重视政治风险,相对于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意识形态风险等其他风险,政治风险具有后发性、隐蔽性和致命性的特质。后发性主要指它不是一下子就能引发,往往是由于其他矛盾不断累加、累积,最后演化成政治风险。隐蔽性是指政治风险在最开始的阶段,一般不容易察觉,或者以其他表现形式呈现。致命性主要指政治风险的危害性比较大,它往往涉及政治秩序与安定,进而可能影响国家稳定。
与此同时,当前一些个别党员干部还存在忧患意识不强,忽视政治风险、淡化政治风险,对潜在的风险缺乏预判,认为这一类风险离我们很远;有的则斗争性不强,不敢对一些错误思潮和错误言行亮剑;有的甚至不遵守党的纪律,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甚至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现象。如果不加干涉,或处理不好、处理不当势必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影响党的政权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政治风险,做好打赢防范政治风险的“硬仗”。
首先要有居安思危的警觉,要充分认清政治风险的特征和重大危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必将面对更多风险和阻力,必将处理更多矛盾和挑战。与此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化解政治风险的前提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深入分析政治风险的危害特点和发展趋势,了解和把握政治风险的发生演变规律,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准确分析、精确处理,防止小问题质变为大危机,下好防范政治风险的先手棋,从而达成有效防范应对的战略主动。
其次要注意防范其他风险演化成政治风险的可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也积累了复杂的各类矛盾。一方面,敌对势力不希望看到中国不断从大到强,顺顺当当的发展,必然要对我国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和深水区,各种利益相互博弈,各种冲突时有发生,各种矛盾有待调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健全和提高,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仍需进一步落实,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正在凸显。党内仍存在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等问题,反腐败斗争态势仍然严峻,“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对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权稳定提出了重大挑战。如果任由这些矛盾、问题累积,就存在各种问题演化成政治风险的可能。因此,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提高风险处置能力,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转换通道,防止非公共性风险扩大为公共性风险、非政治性风险演变为政治风险。”
再次要筑牢思想阵地,敢于亮剑斗争。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任凭风浪起,心有定盘星”,必须进一步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强化思想定力,提升理论修养,始终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拥护者和忠实践行者,以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各方思潮,把理论学习同实际工作相结合,真学真干,悟透落实。面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政治风险,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挺身而出,不仅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还要做防范政治风险的排头兵,在歪风邪气面前立场坚定、敢于斗争,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笃定信仰,也要有“逢敌亮剑”的坚定态度,更需要“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踏实作风。
最后要把握好战略契机,讲好中国故事。面对防范政治风险这一长期的、持久的时代课题,党员干部不仅需要着眼当下,还须立足长远,打好防范政治风险的“战略主动战”。实践呼唤理论,使命呼唤担当,当前国内外存在的诸多政治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党员干部增强自身政治本领提供了实践舞台,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证明了唯有经过复杂矛盾、重大斗争的层层磨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才能变得极为坚定,才能练就一身真功夫、硬本领。面对纷繁复杂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冲击,党员干部必须明确政治立场,化险为夷,转危为机,充分抓住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机遇,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对内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道路、中国思想、中国理念在人民群众中和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
“备虞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