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上海科学技术馆馆长王小明同志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在线阅读 收藏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2017年5月27日上午,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向获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刘延东、李源潮、沈跃跃、陈竺、张阳出席会议,万钢主持会议。会上,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团队等10个科研团队被授予创新争先奖牌,王过中等28人被授予创新争先奖章,丁列明等254人被授予创新争先奖状。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开启了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新征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科技进步潮流,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奋力创新争先,勇攀科技高峰,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刘云山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实施,谋划和确定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重点着力点,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坚定创新自信,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着力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创造更多领跑世界的科技成果,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和科技竞争制高点。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做出的重要指示,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保持严谨求实、拼搏奉献的精神品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扬优良学风,做科学精神的忠实践行者、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者。

刘云山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科协组织要牢牢把握工作的正确方向,有力有序推进自身改革,加强对科技界思想政治引领,提高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和工作部署,宣传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宣传科技战线涌现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良好环境。

在此前5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介绍了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安排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表彰有关情况。他指出,在2016年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为纪念这一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国务院2016年11月批准同意将每年的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由中国科协、科技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科技工作者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这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怀。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创新争先。2017年4月,中国科协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报请中央批准共同设立全国创新争先奖,主要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全国创新争先奖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表彰10个科研团队授予奖牌;表彰不超过30个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章,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表彰不超过30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状。

“全国创新争先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

在“全国创新争先奖”的评选中,按照“德为先、术要精、能力强、基础厚、贡献大”五条标准进行选拔,设立了奖励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研究制定了“全国创新争先奖”评审办法,邀请包括157名院士在内的300多位各学科领域杰出代表、科技管理专家和企业负责人担任评审专家。评审分网上预审、初评、复评、公示、审定等环节,按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五个领域,下设16个评审组。经网上预审、初评、复评,从217个渠道推荐的1343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和227个科研团队中,共评选产生了10个奖牌获奖团队、28名奖章获奖人选、254名奖状获奖人选。

此次表彰中,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推荐的候选人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同志荣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