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市公园绿地建设空间配置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总量不足,空间布局失衡;二是城市居民公园绿地服务需求不断升级,需求层次多样化;三是中心城区人口加速老龄化,提升公园绿地建设的社会公平性与社会正义性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本报告从社会公平正义视角,构建基于人类社会系统与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关系的公园绿地空间配置社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中心城区77个镇(街道)为具体评价单元,开展社会绩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①上海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配置社会绩效差异表现为区间差异与区内差异并存,虹口区、静安区、黄浦区和普陀区区间比较绩效得分较低,并且区内差异更加显著;②公园绿地总量供给不足,社区公园建设存在较大缺口;③不同等级公园空间配置的社会公平性差异显著,空间公平性方面,区级公园<社区公园<市级公园;④公园绿地规划布局并未特别关注老年群体和青少年群体的人口密度与分布情况,这两类人群密度较高的镇(街道)人均公园绿地资源实际占有量均低于区域平均水平,公园绿地空间配置的社会正义性亟须加强。文章最后,从社会公平正义视角提出公园绿地空间配置社会绩效提升的相关规划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