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心是指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物价、教育、社会保障、治安、食品安全、社会公平公正、就业和社会风气等宏观层面以及对个体的收入、住房、工作、健康、发展机会等微观方面的主观感受进行综合判断后得出的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和预期(李汉林、魏钦恭,2013)。从社会信心的影响结果而言,信心不足会降低人们的预期行为或者改变行为取向,社会民众总体的信心会出现不足或溃散,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前景。特定时期、特定群体的行为预期和社会信心状况会对其行为产生关键性影响,进而对社会发展形成积极或消极的后果(刘世定,2009)。
社会信心既是一个时期民众的总体性心理预期,具有稳定性,同时也会受到客观环境和宏观结构变迁的影响。关于社会信心,学界没有一致的概念认定,依据信心所指涉对象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具体含义(张彦、魏钦恭、李汉林,2015)。从2009年开始,欧盟每年对其成员国进行社会环境状况的调查与监测,报告总体的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环境状况。
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改革全面发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试图研究新社会群体的社会信心状况,通过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合大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以期得到民众的社会信心整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