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话语主导与图像渗透:识字教科书中的国民塑造
在线阅读 收藏

1970年6月,法国哲学家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发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从“社会关系再生产”角度阐述了隐慝在学校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阶级统治之间的关系,作为教育基本载体的教科书的意义被凸显出来,教科书政治开始受到学界关注。在教育过程中作为主要知识载体的教科书,以权威面目占据了学生的多数学习时间,显示出塑造政治认同的威力。教科书对塑造国民和形成国家认同的作用,无论在史学界还是教育学界,近年来都是研究热点。大量优秀成果聚焦于清末民国的历史教科书、公民教科书等,但对同时期的识字课本则少有人问津。解读识字课本的文字、图像中潜藏的国家话语,有助于揭示国家意识形态是如何通过教科书向民众渗透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