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馆校合作二十年 科学教育谱新篇
在线阅读 收藏

北京市育才学校与北京自然博物馆馆校合作二十年,形成了小学科学课、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选修课等课程,小学、初中、高中科技社团长期借助自然博物馆的资源开展教学和科技教育活动。生物课开在博物馆被列入学校计划,并作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规划。学校支持教师,尤其是生物和科学教师把课开在博物馆,科技教师利用博物馆资源和专家指导开展活动,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与保障。小学科学课中开在自然博物馆的一节科学课,初中生物课中开在博物馆以及科技社团的专题选修课,都形成了体系,相关成果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成果奖。陈宏程老师和自然博物馆金淼老师开发了自然博物馆生物学探究课程10个专题,已经收入《科普场馆的生物学》(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每个专题栏目有:聚焦问题、学习导图、寻找证据、展品信息、科学实践、科普阅读、科普阅读、学习任务单等,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示范性。育才学校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合作互动堪称典范,学校上下和家长学生都把自然博物馆当作每个学段必去的场馆,每年11月的科技节都会邀请北京自然博物馆来学校开展“展品进校园”、专家科普报告和初中以下年级到博物馆专题探究等活动,暑假联合进行野外科学考察,全面参加博物馆组织的竞赛,如环球自然日、自然知识竞赛、我眼中的科技北京等,示范带动了“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开展。2020年10月14日至16日,在重庆举办的第五届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中,北京市育才学校荣获全国首届馆校合作示范校。

二十年坚持做一件事,还要把它做好、做出特色,本身就是值得梳理和分享的。在博物馆上课,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实践,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北京市育才学校和北京自然博物馆馆校合作,占据天时,抓住了2001年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2006年“科技馆活动进校园”、2020年实施《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的契机;地利,学校位于先农坛,与北京自然博物馆距离不到1000米,步行不到10分钟;人和,与博物馆专家结缘,共同秉承“在博物馆探究,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理念,从2001年到2021年,一起走过二十年,取得令同行瞩目、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成绩。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