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来,北京深受缺水问题的困扰,北京城择水而居。1291年郭守敬贯通了京杭大运河“最后一公里”,如今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是水利工程的典范。虚拟水(virtual water),1993年由英国学者约翰·安东尼·艾伦提出,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用于计算食品和消费品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的用水量。而于2002年由荷兰学者阿尔杰恩·胡克斯特拉提出的水足迹(water footprint),则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标准下,生产一定人群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它表征的是维持人类产品和服务消费所需要的真实水资源数量。形象地说,就是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踏过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