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时间为序,按年度集中展示与运河有关的活动与事件,便于读者了解运河相关动态,并为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丁延峰: 文学博士,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国家图书馆博士后,“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史记》研究会理事、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会员等,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运河文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存世宋刻本叙录”(20&ZD334)首席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源阁藏书研究”“汲古阁藏书、刻书、抄书研究”2项,主持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国家古籍整理专项资助、山东社会科学智库沙龙重大调研咨询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文学遗产》《文献》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古籍文献丛考》《海源阁善本叙录》等8部,6次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其中“海源阁藏书研究”项目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咨询报告《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与对策研究》获山东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胡梦飞: 历史学博士,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聊城大学“光岳新秀”人才计划和聊城市第四批羡林学者青年计划培育对象。研究方向为运河文化史、文化遗产保护。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聊城市城校融合文旅项目、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项目、聊城大学人文社科类平台支持专项课题、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课题等厅市级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民间信仰研究》《山东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研究》《大运河山东段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中国运河文化遗产概论》等著作10余部,参与《中国运河志·人物》《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志》等书的撰写,在《历史教学问题》《江苏社会科学》《中国宗教》《中国道教》《档案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化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厅市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0余项。
周广骞: 文学博士,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教授、社会服务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运河水利、运河文化及运河文献整理。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2项,获聊城大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3项。先后在《文献》《中国地方志》《古籍研究》《山东图书馆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杨以增奏稿校注》《山东方志运河文献研究》《海源阁杨氏诗文校注》《山东运河区域方志序跋校注(聊城卷)》等专著5部,参与编写《中国运河志·文献》《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志》等著作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