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2023年国内“双碳”认证进展、挑战与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收藏

“双碳”认证可分为“直接涉碳类认证”和“间接涉碳类认证”,我国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是典型的间接涉碳类认证,同时也是我国“双碳”认证的开端。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背景下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审定核查是直接涉碳类认证的开端。在2020年国家确定“双碳”目标后,全领域全行业积极开展“双碳”行动,国家“双碳”质量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各类“双碳”认证形式不断涌现。但是,在推进落实“双碳”政策和服务“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双碳”认证整体还面临着顶层设计有待强化、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相关标准及基础设施有待健全以及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双碳”认证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挑战,为我国“双碳”认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政策建议。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