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在欧洲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全球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投资市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发展过程。监管部门只有逐步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可交易可投资的人民币金融产品种类,包括资产证券化、股票期权、国债期货等复杂金融产品,同时加快推广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新一代货币及金融风险定价模式,逐步提高监管的前瞻性与透明度,才能把握好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和节奏,不断稳定和有效引导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政策预期,持续提升海外投资者长期配置人民币资产的信心,从而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
潘炫明: 博士,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法治社会建设中山大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加州大学旧金山法学院客座教授,先后获中山大学法学学士、中山大学法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法哲学博士,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爱德华项目访问学者、加州大学全球项目访问学者、香港大学中国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公共政策、跨境金融监管、亚太区域发展及政治经济学,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政策研究课题,曾在Asia Pacific Law Review,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German Journal of Chinese Law,The China Review,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担任多家中英文期刊特约编辑和匿名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