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综合分析了全球学校体育的发展特征与中国的发展选择。全球学校体育呈现出目标多元化、教学评价多样化、管理科学化以及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特征。西方主要国家如美国、英国等通过确立学校体育的战略地位、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建设和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有效衔接,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对中国而言,明确学校体育的战略定位、加强顶层设计是关键。同时,中国学校体育应坚守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构建民族体育课程体系,配齐配强体育师资队伍,并优化升级体育场地器材。此外,中国需要改革创新传统举国体制,促进育人与育体相互结合,以实现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安亚伦: 教育学博士,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担任北京体育大学中外体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兼职研究员,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比较高等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全球体育治理等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先后在CSSCI和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荣誉,入选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