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持续近20年,张海波媒介素养教育团队(以下简称“张海波团队”)研发了国内首套被纳入国家公共教育体系的媒介素养教材,实现了从校外实践、单校实验、多校推广到地区覆盖的转变。本报告回顾张海波团队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实践,采用深度访谈法与二手资料收集法,收集超过100万字的访谈文本资料与教材内容、媒体报道等其他相关资料,梳理与归纳中国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广州模式”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路径,推广“广州模式”的先进经验,以期丰富和拓展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中国实践”。广州市少年宫探索出一条“自下而上、与时俱进的媒介素养教程开发与自上而下、家校社企全面参与的媒介素养教育推广相结合”的实践路径。“广州模式”的核心经验包括:重视顶层设计,承担社会治理职能;遵循“问题导向”的工作思路,争取社会资源;贯彻“儿童参与”理念,赋权赋能儿童;积极“破圈”,从教育圈到社会圈,实现社会全域行动。本报告提出推动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建议:将课程重心从“安全”转向“发展”,丰富智媒时代媒介素养的内涵,重视城乡儿童媒介使用的差异,实施定制化的乡村媒介素养教育,开发科学的儿童媒介素养评估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