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型公共设施在乡村地区应需而建,研究乡村新型公共设施建设的科学内涵、基本格局、典型模式等对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报告初步探讨了新型公共设施的概念与范畴,并基于5个代表性指标,分析了北京市乡村新型公共设施建设现状、低值区与现实问题。当前,北京市快递服务到村和5G网络覆盖的情况相对较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也在推进,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和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覆盖度相对较低,并且与上海、浙江等省市还有一定差距。区域覆盖不均、偏远乡村难享便利,建设与运维难度大、成本高,适配人口产业发展难度较大是主要现实问题。未来应加强基础研究,明确具体需求、分类有序推进,加强城乡对接、探索创新模式,建立健全北京乡村新型公共设施长效运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