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活状况、提升社会品质是城市品质提升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体现,其核心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品质的具体内容包括提升城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和便捷性、推动基础教育现代化均衡化发展、健全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持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切实有效地保障低收入群体等困难群体的最低收入。基于此,本文总结深圳提高社会品质的成就,以及从持续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张国平: 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与城市系经济地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城市化与城市治理、产业与创新、“一带一路”、全球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研究。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外交部和中财办等部级研究项目20多项,地方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课题等80多项。参与《中国开放报告褐皮书(2016~2017):“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城市化和特大城市问题再思考》《“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落地与战略对接》等著作的撰写工作,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多篇论文,在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综研国策等主流媒体平台上发表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RCEP)、“一带一路”、区域发展、城市治理等方面的文章几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