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2024年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报告
在线阅读 收藏

本报告基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委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与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联合开展的2024年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覆盖东部、中部、西部共10个省份,采集有效样本13992份。调查对象年级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二年级,平均年龄14.6岁,其中男生占50.2%,汉族占75.7%,住校生占65.4%。结果显示,农村学生的抑郁风险比例高于全国青少年平均水平,70.4%的农村学生无抑郁风险,但有21.5%的农村学生有轻度抑郁风险,8.1%的农村学生有抑郁高风险。中部地区抑郁高风险比例显著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三个地区抑郁风险率分别为11.0%、7.0%和7.0%。性别差异方面,女生的抑郁风险高于男生,其中23.1%的女生有轻度抑郁风险,9.2%的女生有抑郁高风险,而男生分别为19.9%和7.0%。随着年级的增加,抑郁风险比例呈上升趋势,高二年级学生的抑郁风险比例最高。父母婚姻关系、亲子沟通、亲子空间距离等对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建议通过全面提升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建设农村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研制心理支持方案、强化家庭支持、借助新技术推动资源共享以及加强心理课活动设计等多方面措施,实现对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支持。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