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亚地区的形势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其中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动乱、极端势力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中亚国家围绕资源和边界的矛盾纠纷以及大国在地区的竞争等,都需要开展新型的区域合作,维护地区的稳定。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年来,始终受到中亚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变化的影响,在取得众多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在新的形势下,对上海合作组织多边合作的利益基础要有一个清晰的评估和判断,一方面肯定其潜力巨大,有开展合作的广阔空间和现实需求;另一方面要明确其主要职能,设定明确的阶段目标,使其向更加成熟、更加开放的区域组织方向发展。解决上海合作组织的战略定位问题,对该组织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这种定位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二要从地区形势出发,三要从国际环境出发,进一步夯实多边合作的基础,增强成员国的信心。
孙壮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中亚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新华社特约观察员,2011年起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领域为区域合作与国际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独联体国家社会政治等。主持过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国家反恐办、全国党建研究会、外交部委托交办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代表作有《中亚新格局与地区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长春出版社,2007)、《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内涵与实现路径》(海南出版社,20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