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经年行善致祯祥——台湾捐血事业世界瞩目
在线阅读 收藏

早就听说台湾捐血事业发展迅速,捐血意识深入人心,临床医疗用血已全部由民众无偿捐血供给。今年四月,我作为大陆输血工作者代表团成员之一,到台湾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考察访问,进一步了解了他们从卖血走向捐血的艰难历程。

台湾在二十年前曾是一个把血液当做“红金”赤裸裸地进行交易的社会。医院临床用血基本上被“血牛”控制,为了换取金钱,卖血者往往短期内多次卖血,在各个血站之间流窜卖血,使质量低下的血液流入临床,严重影响抢救患者生命的效果。

可能是卖血给社会的负面影响太严重了,台湾当局对血液事业逐渐引起重视,1974年台湾捐血运动协会成立之初,就一直得到当局的肯定与支持。

据统计,台湾每年有100多万人次参加捐血,是全岛人口的5.9%(国际输血界通行的标准认为,捐血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的5%以上即被认为是先进水平)。这些捐血人不图名利自愿捐血,每次捐血200~500毫升,捐血后,仅喝一杯饮料,领取几支铅笔之类的纪念品便满意而归。台湾的捐血人绝无金钱利诱,更无行政命令,凡来捐血必是自愿,从血液质量上来说,应该是绝对保证的,因为他们不会为什么利益而隐瞒病情;从社会风气来说,更使捐血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一片沃土。

据1993年的统计,台湾21~30岁年龄段是捐血的主流,占捐血者总数的37.4%,17~20岁的捐血者占28.7%。从职业上看,学生占捐血总数的25.6%——这说明,青年人有着极高的参与意识。台湾有关部门认为,青年人积极参加捐血,不但可以更大程度满足临床用血,更重要的是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对社会风气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国际红十字会组织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积极倡导“临床用血要以国民的无偿捐血来解决”“卖血仍是非人道的供血形式”。台湾二十年来所走过的道路,证明了这一倡导的正确性。香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六七十年代走过了与台湾相类似的道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缅甸等国家则是从一开始就施行捐血。现在以卖血来供应临床用血的国家或地区只占极少数,卖血最终要作为世界历史的短片被永久地翻过去,成为人类的一个尴尬回忆。

原载《青年参考》1994年10月7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