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国外无偿献血速览
在线阅读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给国人树起一面无偿献血的旗帜。这部法律不但标志着我国血液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向世界昭示:中国临床用血依靠卖血来维持的历史即将结束。

临床用血是靠卖血者维持还是靠民众无偿捐献,不但是能否给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用血的问题,还涉及社会道德的问题。献血者的血液被看做一种馈赠,他们无须像卖血者那样掩盖自身的弱点,可以向医院坦诚地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避免不健康的血液流入临床。

从历史上看,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缅甸等国家,自从有了血液事业就是无偿的。日本、韩国等都是从卖血过渡到无偿献血的。目前亚洲的老挝、越南等还存在着卖血的现象。大的历史脉络表明,世界血液事业的总趋势是无偿献血。各国政府特别是仍存在卖血行为的国家政府,都在想方设法提高无偿献血的比例。

印度在1947年独立后,大部分无偿献血的人是英国士兵,以后虽有印度士兵加入,但因未进行细致的宣教工作,曾出现过一卡车的警察准备去献血,而他们的妻子却躺在车前不允许开车的情景。她们认为,丈夫献了血就会变成废人。以前,印度卖血也很盛行,频繁地供血使许多卖血者贫血,血库不得不在他们胳膊上做了几个月才褪色的记号。现在印度的情况已大为改善,各地都有人组织志愿无偿献血的会议,学校高年级的学生献血很踊跃。

由于教育、宗教、文化等原因,牙买加征集志愿者献血者时一度面临许多困难。近年来,他们重视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让这些未来的献血者确信献血是件简单而安全的事情。他们特别地让人们了解,一旦遭遇不幸,充足而适用的血液就显得十分必要。现在,该国已基本实现了100%无偿献血。

就卖血体制转变为献血体制而言,日本、韩国、泰国等都是典型。这些国家二三十年前临床用血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来自于卖血者,而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包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团体的共同奋斗,现在均已实现临床用血靠无偿献血者来满足,无偿献血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5%。他们在献血的组织工作中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政府对献血工作高度重视,高级官员身体力行。当年,美国总统卡特、菲律宾总统拉莫斯都曾参加过献血,为民众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二,名人效应在献血组织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演艺界名人不但亲身参加献血,还免费为无偿献血做公益广告。其三,一些国家流动采血车定时定点在街头采血,大大方便了群众献血。设在繁华街道的献血室成为临床用血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四,各种群众团体的参与是无偿献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国际狮子会、扶轮社、青年会、妇女会及工会等都不同程度地参与推动献血工作,以树立为民众服务的形象。

原载《健康报》1998年10月2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