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远藤信义先生的来信
在线阅读 收藏

【按语】

远藤信义先生是日本宫城县红十字血液中心检验科和研究科的科长,20世纪80年代后期,作为中日两国血液事业共同研究项目的技术专家来我国开展研究工作。我当时作为译员与他交往较多,其间了解了他曾捐血220次,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奉献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一些捐那么多血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担心。远藤先生回国后,专门给我寄来一封致北京市民的信,讲了他的献血体会和血液的知识。我将其翻译过来发表在报刊上,对国人的献血思想和献血知识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北京市民们:

你们好,我是日本的远藤信义。

我是一名药剂师,现在日本红十字会宫城县红十字血液中心,任检查科和研究科科长。

去年十一月,我初次访问了贵国,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参观学习中,对中国的血液事业及献血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大家的头脑中,是不是存在“献血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想法呢?我到目前已献血220次,并打算还继续献血。这里,我就本人献血的体会,从血液工作的专业人员的角度,谈谈关于献血的问题。

血液大约相当于人体体重的8%(即体重50千克的人有4000毫升血液)。血液中的血球成分(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是由骨髓制造的,而各种血液成分都有不同的寿命,红血球约为120天,血小板约为10天,而白血球则根据其种类不同在血液中可以生存几小时到数日。血浆中的蛋白质都是由肝脏制造的。以上所谈到各种血液成分无论因何种理由(负伤出血、献血等)导致缺乏,都会刺激造血机能加快,特别是血小板、白血球及血浆,在献血后的第二天就可以回复到原来的水平。这一点,从我自身献血的体验和我所从事的检测工作是可以得到证实的。我们的身体是具有极其完善的使自身保持正常水平的调节能力的。

再具体地讲一下,包括红血球的回复期在内,献血200毫升后,复原为三周时间,因此,一年献血3次,从生物学意义上说是绝对安全的,还可适当刺激骨髓,促进血液的代谢,我每年献血9~10次的体验也是这样,其安全性自不必说,确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献血不但可以救助他人,还可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在我国,为了确保献血者的献血安全和良好的血液质量,要进行血压、血液比重、血型、肝功能(GPT)、HBs抗原及总蛋白、A/G值、尿蛋白、胆固醇和血球计数等多项检查,这些数据由血液中心作为对献血者的服务项目,都要邮寄到献血者手中,献血者发现异常可以及时治疗。

我献血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想救助那些痛苦的伤病患者。对每个人来说,帮助危难者都是极其自然的、理所当然的行为,我认为只要有一点儿助人之心,献血就不那么难了。据调查,我国人民中持这种心情献血的人,为99%。我想以介绍我国流行的一条标语“献血即是爱、勇气和理解”来结束这篇文字,请大家为那些因伤病而痛苦的患者着想,拿出爱心、勇气,以相互体贴、理解之心,积极参加献血吧!

再见!

日本红十字会宫城县红十字血液中心

远藤信义

原载《北京献血报》1990年2月10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