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卫生部部长陈竺,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省红十字会名誉会长姜大明,山东省副省长、省红十字会会长王随莲,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郝林娜等领导参加造血干细胞交接仪式。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主任洪俊岭和北大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赵越在造血干细胞交接文件上签字
按照移植计划,张广秀2月25日进入无菌隔离舱,开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也就是将自己身体内的造血体系全部摧毁,等待捐献者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植入体内,重建自身的造血体系。
3月7日上午11时,正值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一行来到解放军307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专程看望在这里为张广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汪凯,他亲切地询问:“汪凯你好!我们来看望你,对你的行动表示赞赏,也要让更多的人向你学习。身体还好吧?”
汪凯是山东威玛石油钻具公司的职工,别看他只有23岁,但曾经有过五年的军龄,几年前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这次救助张广秀,他被百万里挑一,实现了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夙愿。
汪凯躺在捐献专用的床上,两臂都插着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导管,行动受到约束,从他脸上的笑容能看出他难抑心中的激动:“这是我应该做的。谢谢领导在两会期间这么忙碌的时候来看望我。”
华建敏俯下身,对汪凯说:“你无私奉献了宝贵的造血干细胞,传递给一个最需要的病人,这个行动我们应该大力提倡。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和广大红十字会志愿者一样,都有人道、博爱的情怀,都有无私奉献的情操,希望更多人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华建敏说,奉献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不求回报,不求名利,这就是志愿者精神。
华建敏为汪凯颁发了荣誉证书。汪凯成为中华骨髓库第2057例捐献志愿者。卫生部部长陈竺,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省红十字会名誉会长姜大明,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中宣部《党建》总编辑刘汉俊也都给汪凯送上了慰问和鼓励。
在随后进行的造血干细胞交接仪式上,华建敏表示,目前两会正在召开,大家最关注的是“民生”,提到频率很高的词是“幸福”。“幸福”除了保证自己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外,还要有“利他主义”的幸福,要很多人来共同缔造幸福。
“今天我们在这里感受和谐的春风、幸福的春风、博爱的春风。”华建敏说:“希望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希望全国有更多的志愿者像汪凯一样,无私奉献,构筑充满爱心、充满和谐、充满幸福的社会。”
华建敏的一番讲话,博得了阵阵掌声。我身为中华骨髓库主任,作为本次救助张广秀工作的亲历者,听了这番讲话,心中也十分激动。
之后,我与张广秀所在医院的医务人员,签字移交汪凯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华建敏等领导同志见证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我清楚地知道,张广秀是幸运的患者之一,因为还有相当多的患者找不到相合的供者,为了让更多的白血病患者得到救助,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将中华骨髓库作大作强,让每一个不幸的患者,都能有幸配型成功!
从《党建》杂志报道张广秀的事迹引起国人对张广秀病情的关注,到中华骨髓库为她寻找合适的配型,再到顺利地实施了采集并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是一次真实的爱心传递。张广秀是青年人的楷模,汪凯是救人的英雄,他们的行为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仁厚博爱的传统美德!
张广秀的造血系统很快就会含有汪凯的特征,这是现代医疗技术与人间大爱最完美的结合,也是众多白血病患者生命的新起点。我衷心地祝愿她早日康复,重新回到属于她的工作岗位,重新回到属于她的广阔天地,续写这篇爱的故事。
原载《大学生村官张广秀》
');" class="a2">收藏2011年2月10日,我在新华网头条新闻看到了《党建》杂志报道的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先进事迹和她罹患白血病的消息。文章说张广秀和自己的姐姐弟弟配型均失败,需要寻找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
白血病等重症血液病患者,病情发展到一定时期,造血干细胞移植就是唯一的救治手段。从遗传免疫学角度说,最佳供者应该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但是,在这个小群体中找不到相合供者的话,无血缘关系的全相合供者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佳供者了。
张广秀在亲缘关系配型失败、在脐带血库中也没有找到相合供者的情况下,能否在中华骨髓库中及时、准确地找到相合的捐献者就成了能否挽救生命的关键所在。
在为张广秀检索配型,寻找供者时,我的心一直悬在半空中。在现在的条件下,能顺利为她检索到相合的供者吗?即便检索到了,能迅速联系到捐献者吗?即便联系到了,这位捐献者身体状况适合捐献造血干细胞吗?即便适合,他的捐献意愿有没有改变呢?
其实,这并不是张广秀一个人会遇到的问题,每一个白血病患者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时,不但是受惠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更是接受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无私奉献的一份生命馈赠。
2月18日,就在中华骨髓库派出工作人员赶赴山东临沂,抽取了张广秀血样的一个星期后,中华骨髓库传出了令人兴奋的好消息——不但在数据库中找到了与张广秀完全相合的供者,这位捐献者也决定履行报名捐献时的诺言,义无反顾地为患者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而且已经为捐献者做完体检和高分辨的复核试验,作好了所有移植前的准备。也就是说,张广秀的主治医生随时可以根据病情实施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手术。
按照中华骨髓库的工作程序,捐献者捐出的造血干细胞要在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进行正式移交,负责移植的医院医务人员对采集的造血干细胞的各项技术指标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移植手术。
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卫生部部长陈竺,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省红十字会名誉会长姜大明,山东省副省长、省红十字会会长王随莲,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郝林娜等领导参加造血干细胞交接仪式。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主任洪俊岭和北大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赵越在造血干细胞交接文件上签字
按照移植计划,张广秀2月25日进入无菌隔离舱,开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也就是将自己身体内的造血体系全部摧毁,等待捐献者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植入体内,重建自身的造血体系。
3月7日上午11时,正值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一行来到解放军307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专程看望在这里为张广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汪凯,他亲切地询问:“汪凯你好!我们来看望你,对你的行动表示赞赏,也要让更多的人向你学习。身体还好吧?”
汪凯是山东威玛石油钻具公司的职工,别看他只有23岁,但曾经有过五年的军龄,几年前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这次救助张广秀,他被百万里挑一,实现了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夙愿。
汪凯躺在捐献专用的床上,两臂都插着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导管,行动受到约束,从他脸上的笑容能看出他难抑心中的激动:“这是我应该做的。谢谢领导在两会期间这么忙碌的时候来看望我。”
华建敏俯下身,对汪凯说:“你无私奉献了宝贵的造血干细胞,传递给一个最需要的病人,这个行动我们应该大力提倡。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和广大红十字会志愿者一样,都有人道、博爱的情怀,都有无私奉献的情操,希望更多人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华建敏说,奉献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不求回报,不求名利,这就是志愿者精神。
华建敏为汪凯颁发了荣誉证书。汪凯成为中华骨髓库第2057例捐献志愿者。卫生部部长陈竺,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省红十字会名誉会长姜大明,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中宣部《党建》总编辑刘汉俊也都给汪凯送上了慰问和鼓励。
在随后进行的造血干细胞交接仪式上,华建敏表示,目前两会正在召开,大家最关注的是“民生”,提到频率很高的词是“幸福”。“幸福”除了保证自己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外,还要有“利他主义”的幸福,要很多人来共同缔造幸福。
“今天我们在这里感受和谐的春风、幸福的春风、博爱的春风。”华建敏说:“希望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希望全国有更多的志愿者像汪凯一样,无私奉献,构筑充满爱心、充满和谐、充满幸福的社会。”
华建敏的一番讲话,博得了阵阵掌声。我身为中华骨髓库主任,作为本次救助张广秀工作的亲历者,听了这番讲话,心中也十分激动。
之后,我与张广秀所在医院的医务人员,签字移交汪凯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华建敏等领导同志见证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我清楚地知道,张广秀是幸运的患者之一,因为还有相当多的患者找不到相合的供者,为了让更多的白血病患者得到救助,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将中华骨髓库作大作强,让每一个不幸的患者,都能有幸配型成功!
从《党建》杂志报道张广秀的事迹引起国人对张广秀病情的关注,到中华骨髓库为她寻找合适的配型,再到顺利地实施了采集并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是一次真实的爱心传递。张广秀是青年人的楷模,汪凯是救人的英雄,他们的行为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仁厚博爱的传统美德!
张广秀的造血系统很快就会含有汪凯的特征,这是现代医疗技术与人间大爱最完美的结合,也是众多白血病患者生命的新起点。我衷心地祝愿她早日康复,重新回到属于她的工作岗位,重新回到属于她的广阔天地,续写这篇爱的故事。
原载《大学生村官张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