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短信真情——驻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侧记
在线阅读

彭珮云会长(前排左四)视察中国红十字会驻汶川地震前线指挥部,并与部分前线指挥部工作人员合影

笔者与来汶川地震灾区考察的时任红十字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近卫忠辉(右)在饮水处理装置前留影

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到巨大损失。中国红十字会马上启动了应急预案,迅速成立了总会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组织协调震区的救灾工作。5月15日,我作为中国红十字会驻四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负责人,带领10人组成的工作队飞抵成都,在一线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抗震救灾工作。在随后的一个多星期里,总会又从全国调集了救灾业务骨干,充实到第一线,人数达到38人,这支队伍在协调灾区、四川省红十字会、总会之间的救灾业务,规范非常时期大批量救灾物资的发放,补充四川红会在救灾工作中关键环节的人力不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想起驻川救灾的22个日日夜夜,真可谓惊心动魄,几乎每时每刻都产生着要处理的事情,同时也编织着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回京后,偶尔翻开在川期间手机短信记录,当初在紧急时期未曾细细品味的与同事、家人、朋友的往来短信,现在读来颇有意义,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在大灾面前的积极态度。现在撷取一些,与读者分享。

5月14日上午,汶川地震灾情更加明晰,全国人民救灾捐款捐物的热情急剧升温,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告急!四川红十字会告急!我知道总会领导已经是忙得不可开交,于是给几位会领导发去手机短信,表达了我愿意第一时间到灾区工作的决心和理由:“我申请到抗震救灾第一线,我曾做过赈济处处长,做起来不会生疏——我到灾区只以帮助工作、联络员的身份,完全听从总会的指挥。”苏菊香副会长很快给了我回信,称我的要求可以考虑。

5月14日深夜,接到总会通知,要求我在5月15日中午赶赴四川灾区,负责总会驻四川灾区前线指挥部的工作。在我到达四川的前后,接到的短信基本上是属于提醒注意安全表达衷心祝愿的。北京血液中心张志欣的短信是:“真想和你一起去灾区,为灾民做些事,上帝不给我机会,注意安全!”我的女儿洪巍说:“一定要把全家的祝福带过去呀。注意安全!!!”我的一个在北京市政府工作的忘年交朋友李宁说:“洪叔叔,责任重于泰山,注意安全!”辽宁红会的刘琳娜副会长发来的短信不失东北人的幽默:“光荣啊,辛苦啊,保重啊!”我的同事宋晔说:“等您凯旋,我随时待命出发。干细胞库的热血青年们随时听从灾区人民的召唤!”

有一个叫于丽霞的朋友,听说我到了灾区,马上想到那些失去双亲的孤儿:“这几天无数次心碎、无数次感动、无数次被震撼,请您传达我对逝去生命的祈祷,对活下来的孩子们的祝福。如果可以,我愿收养一个灾区的孤儿,让他和我的儿子一起长大,再次祝福保重!”其实我在前线根本没有时间联系这件事情,但是,我还是为她的一片真心感动着。

强震后的灾区一直余震不断,5月19日晚上,四川电视台甚至开始反复播出整幅滚动字幕,提示近两天有6~7级强余震,警告人们不要待在屋子里。对于刚刚遭受8级地震袭击的四川震区来说,这不啻又是一场即将到来的灾难。我一直向关心我的人们报告灾区这边只是忙,绝对没有危险。但是灾区的任何动向都是被人们关注的,于是我接到了很多提醒我注意余震的短信,我的同事李宝琴说:“我们全家一直守在电视机前看着灾区的消息,那边余震很多,随时都有危险,我们衷心地祝福你平安健康。”北京电视台主持人龚宁说:“请多保重!安全回来!”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黄微询问我夜间余震情况后,发来的短信更加体贴入微:“得知你一切安好,我心里还踏实一些。不要回信了,抓紧点滴时间多休息一会儿,这样才能保持一些体力。每天别忘了多喝水。保重啊!北京见!”

5月25日下午,我正在与联合会的几位救灾代表谈饮用水处理项目,突然发生余震,大家慌忙从楼上跑到院子里,就在大家惊魂未定的时候,我接到江会长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她在北京坐镇指挥救灾,在第一时间得知震区发生了强烈余震,她指示我:设在成都的前线指挥部和六个重灾地、市的工作组都要设立办公帐篷,必要时还可以避灾。后来,她又专门发来短信,叮嘱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将会领导的关心传达到前指的同志们时,大家都很激动,表示一定不辜负会领导的关怀,把工作做好!

前方工作紧张,二十多天的日子里,每顿饭都是盒饭,开始时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总有说不完的话、办不完的事、处理不完的矛盾,的确很是辛苦。但是,我不断接到的励志短信,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中华骨髓库陕西分库的刘耀堂主任说:“你在抗震一线,老弟在陕西为你加油鼓劲!”我的同事武星户说:“抗震一线真辛苦,默默为君多祈福,救灾不忘自保护,利国利家利于库!”(库:指中华骨髓库)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奚永志发来短信说:“洪兄辛苦了,为了学学洪兄的榜样作为,老弟刚把个人二等军功章和集体三等功的奖励奉献给党和人民作为特殊党费。”我知道他交特殊党费是出于他的党性,但与我在前线的行为联系起来,还是让我十分感动。

我很自豪我所有亲属的大气,除了一再嘱咐我注意安全、注意休息外,我得到的都是他们的鼓励。5月30日,我已经离家到灾区半个月了,我接到妹妹和妹夫署名的一条短信:“汶川大震四川不幸,哥上前线让人感动,夜以继日榜样作用,让人钦佩全家荣幸,风雨兼程多需保重,安全返航举家同庆。保重保重!”

5月31日,我太太发来短信:“老公,你好吗?今天是周六,你是否还在忙,这几天凡是认识你的人都问你回来了吗。你那里还要志愿者吗?有三个北京的志愿者要到四川找你,你能帮忙给他们安排工作吗?”接到这条短信,我走了个“后门”,请早来几天的山东的志愿者,带着这三个北京的小伙子,到绵阳给灾民摘木耳去了。

5月28日,在总会机关党委的关心指导下,总会驻四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临时党支部成立了,我被委任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在党员同志们的忘我工作精神的感召下,两位党外的同志提出了在火线入党的申请。第一批来的前线的红十字基金会的胡星奇同志,从进川的第一天起,就被派到当时接收救灾物资最重要、也是力量最薄弱的飞机场货运站。他在那里很快将接收发放救灾物资的程序理出了头绪,独挑大梁,带领着上百名志愿者,牢牢把住了机场的关口。他在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上当即表示要求火线入党,随后又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们虽同在前指工作,但岗位不同,很少能见面,他在5月31日发来短信:“洪主任,这次任务对我一生来说有特殊的意义,请临时党支部在百忙之中再次考虑我的入党申请,真希望将来我能自豪地告诉我儿子,爸爸在这次地震救援中是好样的,并且能够光荣地火线入党!”当时我就想,我们党在大灾面前指挥若定,全国人民无不交口称赞,正是民心所向!我一定在火线上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党组织的桥梁沟通作用,把抗震救灾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这样的短信还有很多,篇幅的关系,不可能一一列举,虽然这不是我救灾工作的全部记录,甚至不能反映我的工作的主脉络。但是,我永远忘不了,在那艰难的日子里,陆续收到的一条条短信,就像寒夜中的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滋润着我的身心,激励着、鼓舞着我的斗志。现在,这些短信已经被我全部珍藏起来,与我在灾区的工作笔记一起,成为我一生中的记忆。

原载《中国红十字报》2008年7月4日

');" class="a2">收藏

彭珮云会长(前排左四)视察中国红十字会驻汶川地震前线指挥部,并与部分前线指挥部工作人员合影

笔者与来汶川地震灾区考察的时任红十字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近卫忠辉(右)在饮水处理装置前留影

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到巨大损失。中国红十字会马上启动了应急预案,迅速成立了总会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组织协调震区的救灾工作。5月15日,我作为中国红十字会驻四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负责人,带领10人组成的工作队飞抵成都,在一线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抗震救灾工作。在随后的一个多星期里,总会又从全国调集了救灾业务骨干,充实到第一线,人数达到38人,这支队伍在协调灾区、四川省红十字会、总会之间的救灾业务,规范非常时期大批量救灾物资的发放,补充四川红会在救灾工作中关键环节的人力不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想起驻川救灾的22个日日夜夜,真可谓惊心动魄,几乎每时每刻都产生着要处理的事情,同时也编织着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回京后,偶尔翻开在川期间手机短信记录,当初在紧急时期未曾细细品味的与同事、家人、朋友的往来短信,现在读来颇有意义,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在大灾面前的积极态度。现在撷取一些,与读者分享。

5月14日上午,汶川地震灾情更加明晰,全国人民救灾捐款捐物的热情急剧升温,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告急!四川红十字会告急!我知道总会领导已经是忙得不可开交,于是给几位会领导发去手机短信,表达了我愿意第一时间到灾区工作的决心和理由:“我申请到抗震救灾第一线,我曾做过赈济处处长,做起来不会生疏——我到灾区只以帮助工作、联络员的身份,完全听从总会的指挥。”苏菊香副会长很快给了我回信,称我的要求可以考虑。

5月14日深夜,接到总会通知,要求我在5月15日中午赶赴四川灾区,负责总会驻四川灾区前线指挥部的工作。在我到达四川的前后,接到的短信基本上是属于提醒注意安全表达衷心祝愿的。北京血液中心张志欣的短信是:“真想和你一起去灾区,为灾民做些事,上帝不给我机会,注意安全!”我的女儿洪巍说:“一定要把全家的祝福带过去呀。注意安全!!!”我的一个在北京市政府工作的忘年交朋友李宁说:“洪叔叔,责任重于泰山,注意安全!”辽宁红会的刘琳娜副会长发来的短信不失东北人的幽默:“光荣啊,辛苦啊,保重啊!”我的同事宋晔说:“等您凯旋,我随时待命出发。干细胞库的热血青年们随时听从灾区人民的召唤!”

有一个叫于丽霞的朋友,听说我到了灾区,马上想到那些失去双亲的孤儿:“这几天无数次心碎、无数次感动、无数次被震撼,请您传达我对逝去生命的祈祷,对活下来的孩子们的祝福。如果可以,我愿收养一个灾区的孤儿,让他和我的儿子一起长大,再次祝福保重!”其实我在前线根本没有时间联系这件事情,但是,我还是为她的一片真心感动着。

强震后的灾区一直余震不断,5月19日晚上,四川电视台甚至开始反复播出整幅滚动字幕,提示近两天有6~7级强余震,警告人们不要待在屋子里。对于刚刚遭受8级地震袭击的四川震区来说,这不啻又是一场即将到来的灾难。我一直向关心我的人们报告灾区这边只是忙,绝对没有危险。但是灾区的任何动向都是被人们关注的,于是我接到了很多提醒我注意余震的短信,我的同事李宝琴说:“我们全家一直守在电视机前看着灾区的消息,那边余震很多,随时都有危险,我们衷心地祝福你平安健康。”北京电视台主持人龚宁说:“请多保重!安全回来!”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黄微询问我夜间余震情况后,发来的短信更加体贴入微:“得知你一切安好,我心里还踏实一些。不要回信了,抓紧点滴时间多休息一会儿,这样才能保持一些体力。每天别忘了多喝水。保重啊!北京见!”

5月25日下午,我正在与联合会的几位救灾代表谈饮用水处理项目,突然发生余震,大家慌忙从楼上跑到院子里,就在大家惊魂未定的时候,我接到江会长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她在北京坐镇指挥救灾,在第一时间得知震区发生了强烈余震,她指示我:设在成都的前线指挥部和六个重灾地、市的工作组都要设立办公帐篷,必要时还可以避灾。后来,她又专门发来短信,叮嘱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将会领导的关心传达到前指的同志们时,大家都很激动,表示一定不辜负会领导的关怀,把工作做好!

前方工作紧张,二十多天的日子里,每顿饭都是盒饭,开始时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总有说不完的话、办不完的事、处理不完的矛盾,的确很是辛苦。但是,我不断接到的励志短信,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中华骨髓库陕西分库的刘耀堂主任说:“你在抗震一线,老弟在陕西为你加油鼓劲!”我的同事武星户说:“抗震一线真辛苦,默默为君多祈福,救灾不忘自保护,利国利家利于库!”(库:指中华骨髓库)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奚永志发来短信说:“洪兄辛苦了,为了学学洪兄的榜样作为,老弟刚把个人二等军功章和集体三等功的奖励奉献给党和人民作为特殊党费。”我知道他交特殊党费是出于他的党性,但与我在前线的行为联系起来,还是让我十分感动。

我很自豪我所有亲属的大气,除了一再嘱咐我注意安全、注意休息外,我得到的都是他们的鼓励。5月30日,我已经离家到灾区半个月了,我接到妹妹和妹夫署名的一条短信:“汶川大震四川不幸,哥上前线让人感动,夜以继日榜样作用,让人钦佩全家荣幸,风雨兼程多需保重,安全返航举家同庆。保重保重!”

5月31日,我太太发来短信:“老公,你好吗?今天是周六,你是否还在忙,这几天凡是认识你的人都问你回来了吗。你那里还要志愿者吗?有三个北京的志愿者要到四川找你,你能帮忙给他们安排工作吗?”接到这条短信,我走了个“后门”,请早来几天的山东的志愿者,带着这三个北京的小伙子,到绵阳给灾民摘木耳去了。

5月28日,在总会机关党委的关心指导下,总会驻四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临时党支部成立了,我被委任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在党员同志们的忘我工作精神的感召下,两位党外的同志提出了在火线入党的申请。第一批来的前线的红十字基金会的胡星奇同志,从进川的第一天起,就被派到当时接收救灾物资最重要、也是力量最薄弱的飞机场货运站。他在那里很快将接收发放救灾物资的程序理出了头绪,独挑大梁,带领着上百名志愿者,牢牢把住了机场的关口。他在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上当即表示要求火线入党,随后又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们虽同在前指工作,但岗位不同,很少能见面,他在5月31日发来短信:“洪主任,这次任务对我一生来说有特殊的意义,请临时党支部在百忙之中再次考虑我的入党申请,真希望将来我能自豪地告诉我儿子,爸爸在这次地震救援中是好样的,并且能够光荣地火线入党!”当时我就想,我们党在大灾面前指挥若定,全国人民无不交口称赞,正是民心所向!我一定在火线上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党组织的桥梁沟通作用,把抗震救灾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这样的短信还有很多,篇幅的关系,不可能一一列举,虽然这不是我救灾工作的全部记录,甚至不能反映我的工作的主脉络。但是,我永远忘不了,在那艰难的日子里,陆续收到的一条条短信,就像寒夜中的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滋润着我的身心,激励着、鼓舞着我的斗志。现在,这些短信已经被我全部珍藏起来,与我在灾区的工作笔记一起,成为我一生中的记忆。

原载《中国红十字报》2008年7月4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