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我的“通字诀”
在线阅读 收藏

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说的是气血经络通畅,身体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就表明疾病的来临。经络遍布全身,联系着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气血在其中运行,输送着营养和信息,所以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表里的通道。如果通道不通了,自然就会有各种疾病出现。

当好支部书记,如同保证我们身体中的经络气血畅通一样,也要掌握“通”的理念和技巧,上下左右和顺通达,方可使支部一班人团结一致,使党员群众上下一条心,起到党支部书记一岗双责的作用,把事业推向前进。

我所在的管理中心,承担着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宣传、组织,HLA分型,为患者检索配型及移植提供相关服务等。所承担的任务、所负的责任都带有行业管理性质,具有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的特点。虽然只有二十几名干部,十几名党员,人数不多,但也是来自五湖四海,性别年龄不同,性格各异,教育背景不同,工作经历不同,但是大家走到一起来,担负起共同的责任,在一架大机器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样一个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机构,形成全国的体系管理,就要求各个环节保持润滑畅通,一旦稍有梗阻就会运转不畅,工作受损,波及患者的生命救治。怎样让这么多的“不同”,为了一个目标而井然有序地工作,这就要让大家融会贯通,作为支部书记和行政一把手,我在建设和管理这个体系中自始至终贯彻了“通”的理念。

一是支部一班人相互通气,达到交流顺畅。对支部建设,工作安排等带有关乎大局的问题能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凡是有利于工作推进、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我们都要兼收并蓄,并融入到工作中。支部一班人中,对于中心的工作目标、进度、人员配置情况以及当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都通过办公会和临时碰头会形式做到心中有数,形成领导集体的合力。2010年8月~2012年3月,我奉命兼任中国红十字会上海援外物资站的站长和党支部书记,任务是解决该单位的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各种问题。我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的原则,与供应站支部一班人拧成一股绳,坚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和行政领导班子集体办公会,群策群力,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大家心气顺了,干劲足了,一一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几个棘手的问题,终于彻底改变了供应站的落后面貌,为供应站的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是重要工作及时向相关人员通报,特别是遇到问题不是绕着走,一定要相信群众,从他们中间吸取有益的方法,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我们有每周的业务汇报制度,从未间断,我们要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工作部门都有清晰的职责和分工界限。分工还要强调配合,他们必须要相互知道周围的人和部门在干什么,相互了解,协调发展,避免短板效应。有一位老同志说过,别看一个单位的同事整天磕头碰脸地在一起工作,如果没有有效的交流机制,人与人之间的心未必就能那么相通。我们支部一班人就是要做好大家的桥梁,让大家在工作中懂得相互理解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支部一班人也经常分析人员的思想状况,合理安排岗位设置,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工作的各个环节要保持通畅,要畅通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敢于指出工作不畅通的环节和问题。在我中心的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中,我们推行了无纸化办公的总体方案,当时在管理中心机关和网络连接的相关单位,有一些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致使总体推进受到阻碍,我们要求党员同志要在办公自动化中起到模范作用,提出了“不保护落后”的口号,并采取补课培训的方式,争取让掉队的同志跟上大部队。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网络平台,对全国31个分库、30个实验室、100多家签协议的采集移植医院实施了有效的管理。要保证总体工作的通畅,就要有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讲正气,讲原则,敢于批评,纠正错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就会言路阻塞,浊气淤滞。

贯彻和使用“通”的艺术和学问,是我们中心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样就可以达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我总是抽出时间到各个部门多转转,与同事们多聊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我经常跟同志们讲,在讨论问题时,大家都是平等的,我的发言也只是一票,但是归纳汇总,形成决议乃至监督执行就是我的责任了。由于有这样一个民主集中的机制,大家很喜欢与我讨论问题,比如,我在转到技术服务部与工作人员聊到关于质量控制实验室复合实验中,检测到的错误数据的处理方式时,我发现处理方法很原始,不适应数据库的快速发展,于是我就引导大家深入讨论,并启发大家思考我们的工作方法和程序如何适应大规模、现代化的发展,达到安全、快速、准确的要求。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该部门做出了复检发现的错误数据的完整处理流程。我以这个案例为契机,为适应中华骨髓库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贯彻全程程序控制和“制度第一,老板第二”的理念,在全中心进行业务工作的SOP(标准化流程)的制定工作,目前各部门提交的标准流程制订计划达68个,这些标准化流程的出台,将对中华骨髓库未来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中华骨髓库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建成了完整的业务体系,已经成为我国造福广大白血病患者和重症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工程,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由于捐献思想的普及,人的爱心得到大大提升,推动了社会文明建设;在配型技术、检测能力、移植手术和丰富世界人类基因图谱等科技领域也得到了巨大进步,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实践证明,掌握了“通”的本领,并把它运用到工作中去,就会使一个单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正如我们身体里的血液一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最长生命周期的红细胞也只能存活120天,但我们的机体为什么能保持那么的鲜活呢?就是因为我们身体里的造血干细胞不断地分化扩增,形成新的血液细胞加入血液循环,替代那些老去的血液细胞,从而使身体保持正常状态。我们的党支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就是要像身体中的造血干细胞一样,不断地将好的思想、好的方式输送给每一个党员群众和每一个工作环节,使这个单位能够永葆蓬勃向上、生生不息的状态。

2012年4月28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