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工业节能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收藏

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我国确定“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除了寻找新能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是关键,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节能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生产出与原来同样数量、同样质量的产品;或者是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源消耗量,生产出比原来数量更多或数量相等质量更好的产品。根据世界能源委员会1979年提出的定义,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用能设备或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工业是高投入、高污染的行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更多的能源被投入到工业生产过程中,并且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工业部门作为我国最大的用能部门,是节能的重点领域,节能潜力巨大。所以,大力推进工业节能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章旨在对工业节能现实背景和理论演进进行系统梳理,为开展工业节能相关研究提供历史前提、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