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考察了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其对手方的国别与地区结构特点,随后总结了对该现象的有关研究和解释。文章简述了伯南克“世界储蓄过剩”论,指出了该观点论证逻辑中的错误,然后分析了其理论分析框架——储蓄缺口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对美国经常账户失衡解释的不适性。
何海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顾问兼学术委员会主席,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指数专家委员会主席,亚洲金融合作协会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成员、经济学部主任,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专业领域:金融、宏观经济、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