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多起特大重金属污染事故,对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已发生的30起铅污染事件,多数是由于有色金属冶炼和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废气违规排放和卫生防护距离内人群未按规定搬迁所致。由于铅具有长期积累的特点,在人群不良反应和临床表现不明显时,血铅是诊断铅接触和铅中毒的主要指标。现阶段,燃煤和有色冶金是我国最主要的铅排放源。根据我国铅排放和铅的健康影响特点,笔者提出,建立基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的环境健康风险预警机制,是我国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和管理机制的重点。
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可持续消费
程红光: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嘉奇: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