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区生态底线被屡屡突破的开发狂潮中,长期保护好三江源,需要对该地区有扎实的科学研究和了解,尊重当地高原牧业社区的文化和传统资源利用方式,开展多种实践和实验。在此基础上的政策和管理机制设计,才可以突破现有的一刀切现象,避免大量投入却难以达到长期保护效果的窘境。2011年11月国务院通过的《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中提出了尊重文化、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出发点,并遵循发挥农牧民生态保护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参与、改革创新机制体制等原则;这些顶层政策设计,以及民间力量从2000年之后自下而上发动当地乡村社区的经验和成果,都为保护三江源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