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再思考:一种政治社会学的视角
在线阅读 收藏

如何认识和处理与国际秩序的关系是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战略问题。中国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态度是维持现状还是修正主义的10074380?中国作为一个上升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和平地融入国际社会10074381?中国在参与国际机制的过程中如何逐渐地被“社会化”10074382?关于这些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纭。从经验证据和发展趋势来讲,中国并没有像传统的崛起大国一样通过武力扩张来挑战现有秩序,而是更多地利用现有秩序中的正当渠道来提示自己的地位;同时,中国也不像日本等国家一样满足于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下的从属地位。中国的外交实践给现有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几个方面的挑战。其一,在体系战争逐渐过时的新时代,中国采取了和平发展的主导战略,使得传统的修正主义和维持现状的二分法很难完全适用于当代中国的情况。其二,由于中国与现有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关系极为复杂,“融入(integration)”和“社会化(socialization)”等概念也不能概括中国与现有国际秩序的复杂关系。其三,从国际权力结构来讲,中国面临一个单极体系的国际环境,崛起过程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是空前的10074383

本文主要是对中国在现有国际秩序中的行为和思维做一个理论的概括,这在理论层次上属于“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的范畴,即对一类国际关系现象以一种新的概念来加以概括和表述。“概念化”既不同于描述也不同于理论的检验,其目的是为构造新的理论做准备。第一节回顾和梳理现有文献对中国与国际秩序的讨论。第二节提出和论证一种抗争艺术的政治社会学框架。抗争艺术(the arts of resistance)是指相对弱势的一方不选择公开的暴力革命作为秩序变迁的基本机制,而是运用各种“弱者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且推动社会秩序的变革。这个概念对于我们认识、解释中国在单极体系下的战略行为和思维具有启发性。第三节以中国在现有国际秩序的战略行为为例来说明一种“依法抗争”模式。第四节以中国对现在和未来的国际秩序的辩论为例来说明一种“日常抗争”模式。最后讨论若干理论和政策的启示。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