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俄罗斯面临的国际环境出现了新的迹象。一方面,世界政治、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也不得不调整其单边主义政策,开始倾向与国际社会合作。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冲击同样沉重,它也需要争取为长期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在这个背景下,俄罗斯外交呈现一些新的因素。首先,俄美关系有所缓和,在一些问题上表现出了合作的态度。但双方能否真正在一系列问题上消除矛盾、解决问题还存在许多未知数。其次,金融危机为俄罗斯巩固和加强在独联体地区的阵地提供了机会。2009年,俄罗斯在推动独联体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再次,新的形势既为中俄关系提供了新的合作空间,也为深化务实合作、提高合作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俄欧之间呈现新的合作态势,但双方在独联体地区的矛盾依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郑羽: 1956年出生于沈阳,先后就读于辽宁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正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曾任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秘书长。先后在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里曼研究所、赫尔辛基大学亚历山大研究所和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作访问学者。研究专长为俄罗斯外交、独联体问题和当代中国外交。独著和主编的主要作品有:《俄罗斯外交战略研究》(1996年)、《从对抗到对话:赫鲁晓夫时期的苏美关系》(1998年)、《俄罗斯与当代世界》(1998年)、《独联体十年:现状•问题•前景》(2002年)、《俄罗斯能源外交与中俄油气合作》(2003年)、《既非盟友,也非敌人:苏联解体后的俄美关系(1991~2005)》(2006年)。曾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姜毅: 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秘书长。
顾志红: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乌克兰、摩尔多瓦和波罗的海三国的研究工作,先后在乌克兰基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立陶宛维尔纽斯国际关系学院学习,亲历过原苏联和现乌克兰、俄罗斯等国的社会生活。发表了《非常邻国——乌克兰和俄罗斯》(专著),参与了《乌克兰》、《独联体十年》等著作的写作,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多篇。
柳丰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政治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俄罗斯外交、中俄关系、欧亚地区国际关系。出版独著《“铁幕”消失之后——俄罗斯西部安全环境与西部安全战略》《俄罗斯与中亚——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研究》《“梅普组合”的外交战略》,主编《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2000~2008)·外交卷》;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中文、俄文和英文论文近百篇。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研究类特等奖、专著二等奖和论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