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伴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专业成长和职业探索几个阶段。最初,社会工作者进入精神病院,探索配合医务工作者开展补充服务的模式;进而扩展到策划、实施社区精神健康服务项目,或者进入社区精神病康复机构从事专业服务。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在校学生是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主力军。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在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等层面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专业水准与职业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中国,1988~2008
章淼榕: 章淼榕,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培训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儿童心理、家庭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