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开放的贸易和开放的思维——迎接未来挑战的关键
在线阅读 收藏

导读

可以预见的是,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未来面对的挑战将比目前面对的情形更为复杂和严峻,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无疑是当下政策制定的重要议题。对此,WTO总干事拉米于2012年10月1日在布鲁金斯研究所的演说中给出了贸易视角的回答。未来的全球经济需要更多的开放——包括更多的贸易开放和思维开放,这是迎接未来挑战的关键。

对于未来唯一确定的事情是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这一再为历史所印证。谁曾料到,仅仅用了10年,中国已经上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全球经济被一系列我们有可能预见但显然没有准备好的事件所震动。美国和日本的债务上升到了空前的高水平,欧洲超主权政府的实验正经受严峻的考验。

技术和交通的进步削减了距离带来的费用和不确定。全球价值链的快速发展,非关税措施的日益运用,以及南-南贸易飞速发展带来的贸易转型塑造了过去10年的贸易发展格局,我相信这些影响在未来仍将继续扩大。

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近40%上升到目前的大约60%。甚至对美国这个长期以来被认为不那么依赖贸易的国家,这一比例在同一时期也从10%上升到了25%。美国最近10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增长了一倍,增幅超过了2万亿美元。一个原因是美国的出口商大规模进入新兴市场,以中美贸易为例,当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是200亿美元,而到2011年,这一规模增长了5倍,超过1000亿美元。

除了中国,许多贸易新力量也正逐步涌现——巴西、印度、墨西哥和马来西亚均进入全球前25位出口国的名单,它们在2011年的出口增长率均超过15%。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贸易占比已经从2008年的1/3上升到50%。

更为重要的是,贸易的本质也发生了改变。高科技产品过去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生产,如今它们在全世界生产,其零部件在众多国家组装完成。最终组装产品的国家有可能只贡献整个产品价值的很小部分。目前,全球近60%的货物贸易都是零部件贸易,在亚洲这一比例接近2/3。出口产品的进口成分平均达到了40%,而20年前这一比例只有20%。

这些价值链不仅改变了出口商贸易的方式,也改变了贸易争论的性质。如果一件产品仅仅由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那么“出口有利,进口不利”的重商主义观点就将占上风,这也是传统贸易争议的出发点。然而,现在情况早已改变:想要赢得全球竞争力的出口商必须尽量以全球最低价获取货物和服务作为投入品,妨碍企业进口这些产品只能使它们丧失全球竞争力,也许“进口是为了更好地出口”能够更好地概括当下的贸易格局。在此思想的指引下,并配合WTO关于公平贸易的严格监管,能够解释为什么当下各国反对就进口品实施大规模的贸易限制。

如果我们用增加值而不是总量贸易额来衡量贸易,那么双边贸易余额将是另外一番景象。苹果手机的确是在中国组装完成的,但最后组装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来自众多国家的15个不同公司。中国生产苹果手机获得的增加值大概只有4%,远远小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从生产苹果手机上得到的增加值。WTO的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中美双边贸易用增加值来计量,那么中国对美国29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将大约减少一半。

海关程序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政策。在全球生产链的背景下,海关程序正日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生产商等待所需要的进口零部件的时间越长,其竞争力就越下降。海关程序、文牍手续和边境延迟带来的成本大约占全球贸易额的10%,合1.4万亿美元。WTO的贸易便利政策将使这些成本减半。

在这个新的贸易体系里,如果你在国外市场做生意,关税的重要性在减弱。但是,关税并没有消失。某些特定商品仍有很高的关税。与此同时,一些政府实施了众多非关税措施,它们有时会对贸易产生显著的影响。当区域或双边优惠贸易协定增加时,非关税措施之间不协调带来的风险随之增加。这些贸易协定可能包括WTO没有涵盖的因素,如社会和环境标准,对标准或资格的认证等。这些协定含有可能无意但的确会对贸易带来实际障碍的危险因素。

全球合作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很明显短期内,在WTO 157个成员中达成涉及20个主题的多哈协议无法完成。但是在如此困难的处境下,小步前进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我们在扩大政府采购协定和简化欠发达国家加入WTO程序方面取得了成功。WTO成员方正在协商扩大信息技术协议,它是一个协议双方互赢的协定。因此我对未来几个月内将取得的进展充满信心。此外,一些WTO成员方正在协商新的国际服务贸易协议,旨在进一步放开服务贸易。服务业是经济的一个关键行业,是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动力。因此,我认为需要以开放的思维,鼓励尽可能多的成员国参与其中。

虽然WTO的谈判职能令人失望,但它在其他领域已变得更有效率。如监测和报告这场危机开始以来的贸易限制性措施。与此同时,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依然是同类中最有效率的。在贸易紧张局势逐步升级之际,WTO的争端解决机制通过基于规则、可预见和保存颜面的过程来消除争端。2012年以来的诉讼案件已达到2011年全年的3倍,这并非意外事件。最后,WTO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地区发展银行的合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接下来,WTO如何适应未来不可避免的快速变化的环境?

为帮助回答这些问题,我集合了12位专家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美国商务部Tom Donahue的大力贡献。他们将在2013年初发表相关的发现和结论。

我们目前可以明确的是新兴经济体的作用将继续增强,不论是在贸易领域或是在其他领域。我们处在一个多极世界。考虑到各个中心的影响力赋予了WTO更大的合法性,但同时也给全球政策制定带来更多的复杂性。全球共识需要建立在利用贸易促进增长和发展、创造就业和消除贫困的基础之上。

我们未来所面对的挑战不会比当下简单。事实上,有理由相信我们今天所创造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条件将使未来的挑战更加严峻和难以解决。可以确信的是我们需要更多的开放,包括更多的贸易开放和思维的开放,这是迎接未来挑战的关键。

本文原题名为“Openness of trade and openness of minds:key to meeting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作者为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总干事。本文于2012年10月1日刊于世界贸易组织网站。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