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全球失衡与不断积累的发展中国家官方资产
在线阅读 收藏

导读

在过去的10年中,全球范围内各国的对外资产与负债都出现了大规模的累积,对外净资产对于经常账户失衡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资产累积呈现与众不同的特点,即中央银行、政府的外汇储备和其他官方资产的累积占主导地位,如何理解这一现象与全球失衡的关系,正是Joseph E.Gagnon在本文中试图回答的问题。

相比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官方资本流动的净规模相对较大,并且这一流动往往发生在与发达国家的交往中。但是,学者们关于经常账户失衡决定的研究中,却常常忽视这一特征。

根据本文对于官方资本流动的净规模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的关系研究,亚太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国家的官方资本流动规模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呈现非常强的关联,东欧、原苏联国家和拉美国家的关联程度也较高。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却得不出这样的关系,发达国家较少持有储备资产,不太参与外汇市场的干预,也没有太多主权财富基金,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那么,究竟官方持有资产的行为,是不是造成经常账户失衡的因素?在控制了财政平衡、对外净资产和石油净出口之后,本文模型重点考察了官方对外资产净购入对经常账户失衡的影响,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官方对外资产持有行为对经常账户失衡的影响非常显著。

这一结论能够用来解释当前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的现象。根据IMF的预测,在2011~2012年间,如果没有官方对外资产交易,那么发展中国家本该处于逆差地位,逆差规模在2000亿~3000亿美元之间,但是由于政府干预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顺差地位,且顺差规模为5500亿美元。从总体的效应上来看,发展中国家政府官方干预的净效果,应当是带来了总体规模约8000亿美元的顺差。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可知,这意味着发达国家财富的净流出,从而带来了发达国家总需求的下降,下降比重大约占GDP的2%,而根据基金组织2011年的估计,发达经济体的产出缺口大约为GDP的4%。因此,由发展中国家政府政策驱动的经常账户失衡在延缓发达国家复苏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原名为“Global Imbalances and Foreign Asset Expansion by Developing Economy Central Banks”。作者Joseph E.Gagnon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高级研究员,本文于2012年3月刊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网站。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