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金融监管影响经常账户失衡吗?
在线阅读 收藏

导读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危机内因论和外因论的讨论,其中,内因论主要是指由于国内金融体系监管放松而导致本国的金融资产泡沫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危机爆发;外因论则根植于全球失衡这一愈演愈烈的现象,一国外部失衡的不可持续是危机的重要原因。然而,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则较少有学者进行探讨。本文即是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而作,尝试探讨金融监管与经常账户失衡之间的关系。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伴随着一个鲜明的全球背景,那就是经常账户大规模和持续的失衡;同时,也伴随着一个普遍存在的国内背景,那就是监管的普遍宽松和金融资产的创新。

围绕金融危机、全球失衡、放松监管这三个话题,在危机爆发以来的短短几年,学者们取得了至少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第一,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来看,近10年来日益严峻的全球失衡现象是造成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

第二,全球失衡这一外部现象,实质上反映的是一国国内信贷的扩张和资产的泡沫;

第三,金融监管放松和金融创新是全球失衡的重要原因。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对第三个问题的理解。

金融监管如何影响经常账户失衡?从跨期模型来看,经常账户失衡意味着储蓄和投资的长期不均衡,又或者说存在着长期的跨期借贷行为,那么,任何影响经常账户失衡的因素都将通过影响模型中消费者的储蓄和/或投资的决策来实现,又或者说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借贷能力来实现。因此,金融监管放松影响经常账户失衡的渠道是:金融监管是一个流动性约束(Liquidity Constraint),加强金融监管意味着,在经济体中有较少的消费者能够获取融资或者对外借债,以维持较高的消费水平;放松金融监管意味着,在经济体中有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举债以维持经常账户逆差的局面。这意味着,金融监管越严格,那么由于经济增长带来的经常账户逆差将越少;反之,金融监管越放松,经常账户的逆差将越大,也就是说,全球失衡越剧烈。

这一研究结果意味着,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对经常账户失衡的规模和持续性有显著影响,应当被纳入全球金融体系改革的框架之中。国内监管的变动对于全球失衡具有重要意义,也许可以视为改善当前全球失衡的一个重要工具。

本文原名为“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the Current Account”。作者Sergi Lanau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战略、政策与评论部门研究人员,同时也是英格兰银行经济学家;Tomasz Wieladek供职于英格兰银行,现为伦敦商学院访问研究员。本文于2012年4月刊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