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政策层面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供指导建议,本文首先通过数据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分配状况,其次探究了体制政策变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然后分析了现行提高农民收入政策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最后讨论了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经历了四个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加深;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以及入世农业承诺都对农民增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出台的减免税费、增加补贴、农村扶贫和“六小工程”建设等扶持政策的效果有强有弱;根本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既要满足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合理需求,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给失地农民以妥善的安置。因此得出结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是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进一步深化包括农村税费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体制等在内的一系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