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农村社区信息传播网络”为切入点,以吉林省方村为案例,在分析农村社区内外信息传播关系的基础上识别社区内部与外部的传播网络,研究内外部传播网络的交互运行。
本研究基于发展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创新性地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案例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观察、半结构访谈、参与式农村评估工具、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相关的数量统计与案例分析,对方村的社区信息传播网络及其运行状况进行初步判断,得出以下结论。
农村社区内部传播网络整体运行效率较低。社区内部的人际传播关系与圈子构成社区内部传播网络,这也是传统农户间相互学习与模仿的主要渠道。受市场经济发展与大众传媒介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方村社区内部农户间的联系与相互依赖程度较低、人际传播关系相对疏散导致网络结构相对松散、整体传播网络效率较低。
社区外部传播网络效率受信任关系影响。外网的构成包括社会功能性外部联系和社会建构性外部联系。其中,社会建构性外部联系是社区内部人际关系的延伸,社区居民对其信任度较高,并借助其获取外出务工等生计发展相关的信息;由于当前我国的制度信任不健全,社区居民对社会功能性外部联系的信任度不高,在信息传播方面对其依赖性较低。
社区内外传播网络交互运行不畅。任何对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传播都离不开内外部传播网络的交互运行。意见领袖是外部信息进入社区及社区内部获取外部信息与支持的主要联结点,在农村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农村社区缺少有效机制保证内外部传播网络的交互运行,尤其是对意见领袖的作用发挥不够,导致农村信息传播不畅。
内外部传播网络的交互运行在农村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方村社区内外部传播网络运行现状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通过构建农村新型和谐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等提高社区内部的信息传播效率;(2)通过信息立法、转变传播主体的工作理念等方式增强社会功能性外部联系的信任度与有效性;(3)创建以意见领袖策略为主导的社区内外部传播网络运行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