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股权再融资有多种方式,但配股融资无疑是一种更加主要的形式。数据显示,1998~2008年,我国股票市场上配股融资的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有必要指出的是,就对股东利益的影响范围而言,配股融资对所有股东尤其是流通股股东具有一定的强迫性,所以其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更加深远。而且,从趋势上看,我国上市公司采用配股融资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因而也是各个方面都难以回避的问题。因此,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过强的股权再融资偏好,配股融资是否会得到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和支持;当上市公司宣告其配股说明书、市场投资者在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时,其投资利益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投资者收益率曲线会如何演绎;以及配股融资背后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都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并对配股融资影响市场的实际程度和内在机制作出解释。
金融安全,金融创新,实体经济,银行体系,货币政策,宏观经济
何德旭: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成本研究会会长。曾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课题十余项。出版和发表成果逾二百部(篇),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制度、货币政策、金融创新、金融安全、资本市场、公司融资、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