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现代城市一样,香港政府一直为其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经济发展成就感到自豪。但是这种成就使得香港越来越规范化,失去原有的文化和本土特色,也失去了日常生活的创意。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包括重建)对小区和邻里关系、传统与文化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一个充满创意行为、本土文化行为和策略的和谐公共空间如何共存?透过中环地区两条“狭小平常”的街巷的案例研究,可以说明人们即城市使用者,在一个严格检查与控制的繁忙现代的公共空间中,是如何展开他们“富有文化和创意”的生活的。同时提醒我们,在不断尝试城市中建立或重建文化创意空间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城市早就已经存在这种空间。这些空间和领域正在改变,也会继续改变。
邵健伟(Michael Siu): 0
邵健伟教授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客座教授,从事与公共空间、人类行为和设计相关的研究项目(2006~2007)。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在香港进行过多项有关街道空间的研究。于1991年在拉夫堡大学获得他的第一个设计学位。其后,在英国和香港取得了设计艺术硕士、教育硕士、电脑科学硕士、FCP(设计教育硕士)和哲学(设计)博士学位。2002~2003年,他获得了富布莱特奖学金,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和规划学院访问学者。自该奖学金于2002年进入香港以来,他是全部四位获奖者之一。他曾是剑桥大学工程设计中心的访问学者(2001)。他还是第一个被亚洲学者基金会——由福特基金会资助——授予亚洲学者的香港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