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广大民众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在各级政府、传承主体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下,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在名录建设、传承传播、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推动了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向科学保护、有序传承、与时俱进的方向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中国,2015
刘洁: 刘洁,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多年从事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徐嘉莉: 徐嘉莉,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人类学硕士,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人类学研究方法、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现任广州市文木文化遗产技术服务中心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