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城乡统筹,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在线阅读 收藏

长期以来,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作出了巨大贡献,支持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也为国家经济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奠定了基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体制、政策和财力等多方面因素,农业落后、农村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更加突出。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要素的本质特性(公共性,即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共利益;公平性,即平等非歧视,提供一视同仁的基本公共服务等)和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决定了公共要素必须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高度,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从重点支持工业向重点支持农业转变,从重点支持城市向重点支持农村转变,从重点让城镇居民受惠向重点让农民受惠转变。既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又着力通过要素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全方位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公共要素阳光逐步照耀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职能作用,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共要素体制,扩大公共要素覆盖领域,彰显公共要素的公共性和公平性。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