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需求是大学生精神需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校园爱情是大学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大学生爱情需求不仅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更能进一步揭示出当代青年一代的婚姻家庭状况。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极易受到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别是伴随自由恋爱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性解放”“婚前同居”“快餐式恋爱”等前卫思想逐渐被接受,恋爱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和规律。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爱情需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大学生,精神需求,中国
廖志诚: 1972年出生,福建永定人,法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特色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兼任福建省伦理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工人运动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思想教育研究》等全国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著(含教材)10部,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