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传媒是公共利益的承载者、推动者和维护者,应“允许并鼓励、提升公众的参与和表达,塑造产业和政府以外的自治空间”,以此“孕育公共生活、鼓励公共空间、提升公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都以不同的方式和强度影响着传媒。传媒既得益于这些力量的推动,同时又受这些力量的掣肘,在鼓励、建构公共空间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本文将传媒置于这一多重力量相互交织、激荡的场域,根据“模式化的并具有特征的社会行为”,对其在建构公共空间中的实践角色给予考察。
罗以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现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实务和媒介发展战略,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10余项,撰写、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8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并多次荣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