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是什么?它是拜上帝所赐吗?若是,上帝创造空间的时候,他本人又在怎样的空间里?或者,就像时间那样,空间不过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构想,就像康德哲学喻示的那样?无论如何,当空间替代现代性中的时间,成为后现代文化的热门话题时,它毋庸置疑的社会性愈益彰显了出来。换言之,空间是一种社会建构,社会亦是由空间建构的。列斐伏尔鼎力推广的社会空间,绝非仅仅是一个隐喻。本专题的四篇文章,陆扬的《空间与城市》讨论了当代城市空间演变引出的一系列问题。张岩冰的《福尔摩斯在纽约》分析了正在热播的美国电视剧《基本演绎法》,从城市、人物关系、性别与种族四个层面,展示了该剧“开放而丰富”的文本空间。刘芊玥的《耽美小说和女性阅读空间》楬橥一个典型的性别空间,作者认为耽美小说凭借自己无与伦比的想象性、浪漫性、抒情性、狂欢性,为女性开拓了一片自由天地。蓝国桥的《康德美学中国阅读的空间演进》阐述康德美学从本土语境“脱域”之后,如何再一次“嵌入”中国的社会空间,是理论旅行空间轨迹的一段写真。空间是什么?由是观之,它并不是玄之又玄的形而上学,它总是谦卑地蛰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