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与1944年国际通商会议
在线阅读 收藏

20世纪30年代, 在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下, 国际经济秩序紊乱无序, 与同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恶化互为表里。二战期间, 这一前车之鉴使联合国家明白, 如果没有经济繁荣, 战后政治蓝图也就无法长久维持。在美国罗斯福政府主持下, 联合国家先后举行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力图构建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蓝图, 这些会议均是美国政府发起 的有各国政府委派代表出席的政府间国际会议, 而1944年秋召开的国际通商会议, 则是一次由美国工商团体召集、由各国工商界代表人士参加的非政府国际会议。这一会议对于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乃至于战后持久和平的维系, 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 学术界对此问题缺乏专门研究。本文拟利用中国代表团参加国际通商会议议事录等档案资料, 梳理国际通商会议的来龙去脉, 着重分析中国工商界对会议的态度、参与和对会议的贡献,并简略评价此次会议对中国参与缔造战后经济秩序的意义。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