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波谱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在线阅读 收藏

波谱法是化合物结构表征和成分分析的重要手段,已经渗透化学、化工、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医学、农业、商业等各个领域,在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中应用广泛[1]。波谱化学课程是化学、应用化学、药学等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特征规律和图谱解析技术,以及运用四大波谱技术综合解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四大波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相关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测定方法和样品制备方法,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和四大波谱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掌握运用四大波谱技术解决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一般问题,最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课程中需要记忆的数据较多,内容相对抽象,难以掌握,历来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门课。为此,我们在调研兄弟院校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2]-[4],对课程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2009年被批准为首都师范大学校级精品课程,为本科生的波谱化学课程和研究生的波谱解析课程分别建立了网络课堂,本科生的波谱化学课程使用国家理科基地教材[1],研究生的波谱解析课程使用剑桥大学新版英文教材[5]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