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风险管理在一定的政治、社会及经济的环境中进行,对风险承担者提供保障的水平受到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稳定的政治、社会及经济环境中,还受到农业体制、组织结构及技术、信息等多种环境变量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农业风险保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也必须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运行。本章基于中国农业在转型中的制度环境变迁,从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非平衡分析中,以及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农业风险保障低效率的外在原因。
农业经济,经济发展,风险管理,中国
潘晓成: 生于1964年,管理学博士。1984年参加工作,长期关注农业、农村问题,公开发表了《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移民政策绩效分析与建设》、《农村劳动力流动分配的经济学分析和政策运用》、《合理开发西部水资源推进水利水电产业化》等50余篇理论文章。出版了《转型期农业风险与保障机制》、《论城乡关系》、《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融合度研究》(合著)、《加入WTO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合著)等著作,参与编撰出版了《经济中介人》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