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采访对象:WJL,1942年生,全国劳模,塘下片区监督组组长
采访时间:2003年10月24日
采访地点:村会计室
采访人:任映红 季仁勇}/bl}
(WJL老人性格直爽,长年的日晒使皮肤显黑显粗,但多年的劳作没有压弯他的腰杆,显得精神饱满,身体健康。)
任:王老,今天请您来是想听你讲讲您种田的故事和解放以来村里的变化。
WJL:好好,我今年61岁了,1942年正月生的。我以前是种田队长,还当过出纳。大锅饭时,全体都要出去劳动,但做事都不卖力气的,叫也叫不动,都是装装样子的。后来,村里的人干个体户,田没人种了,我看了可惜,我就包下来,从83年开始种,一直种到去年,种了20年田,最早是种18亩,后来是108亩,种到去年是320亩。
任:您是怎么会想到要包田种的?
WJL:地没有人种,我种。我想,国家一定会帮助我的,心想,就是辛苦一点。当时没拖拉机,是好辛苦的。我说呀,有粮国家定,无粮国家闹,五谷丰登,国民平安。
任:可我听说二十多年前,村里人都跑供销赚钱。
WJL:大家是都出去赚钱了,我呢,就选了种田这种艰苦的路。现在粮食便宜了,国家支持,我不讲赚钱,只讲奉献了。现在田都归国家了,征用了,我自己是种田种到没有田为止。以前种田只讲贡献,田浪费了可惜,村里就我一个人种,后来我种田种好了,就带动了许多人种,后来粮食就便宜了,种的人多了嘛。
任:您种田赚过钱不?
WJL:94年、95年我都挣了15万,95年我成为全国劳模的。89年是省劳模,我从85~89年都是瑞安市劳模,也是温州连续五年的劳模。94年发大洪水,许多地方没有收成,我这里没淹水,我收成好,就评上劳模了。我自己还拨了2000斤米给困难户,帮助他们,就评上劳模了。(他说得眉飞色舞)后来我当上人大代表了,很光荣。领导对我很尊重,镇里、市里的领导来看我,很好。国家政策很好,温州的书记年年到家里来看我,祝我新年快乐。瑞安搞农业的市长对我最好。(他兴奋地笑起来,很幸福的样子)
任:现在种田还能赚钱吗?
WJL:现在种粮食是不能赚钱的,我体会很深。我现在种一亩田,只能收到850斤谷子,以前是卖20元100斤,当时做小工的都有10元一天,我是不划算的。别人说我“呆砣”(呆子、傻瓜。浙江土话,作者注)我就跟骂我的人争,你说我呆,你每天都要吃我呆的人种的米、面粉。我想,这个社会呀,一定也要有人厉害一点,有人呆一点,如果都是拿笔的,大家没饭吃,总要有人笨一点的。人都出去做生意了,田荒着,可惜。省里管农业的领导带信给我,叫我把全市的被抛弃的田都种下来,国家不会忘记我的。现在稻谷是100斤54元~60元,每亩地还要交给国家120斤,我算了一下,一亩田谷种20元,请人插秧要60元,发秧50元,晒谷50元,灌水20元,还有其他的花费也不少,化肥呀,收割也要请人的,仔细算算,我还亏了进去,陪了好多力气进去。(他摇着头,显得万分无奈)
任:是啊,全国也一样的。您谈谈家里的情况吧。
WJL:我有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家里有父母、老婆,现在女儿出嫁了,大女儿嫁到塘下,小女儿在下岭,都是附近的。儿子娶媳妇,都是隔壁村的,别人介绍的,媒婆会来做媒。
任:孩子分家了没有?是谁来帮你们分的?族长吗?
WJL:两个儿子现在分家了,大儿子是娶亲后14后才分的家,小儿子是娶亲后6年分家,是请舅舅过来主持签字分家的,这样的事一般都自己家里定,没有通过村里的族长。
任:村里人对敬重族长吗?
WJL:村里人对族长尊重的,因为他是这个姓中辈分是高,如果是同辈人就是那个年纪最大的人当。王姓的家谱十年修一次,是为了排辈分,很看重的。
任:儿子在办厂吗?
WJL:以前儿子在山东开店,有8年呢,卖汽配,不怎么好,就回来办厂了。开始办厂是很赚钱的,现在不太行了。村里人都说,办厂安全,开店没有办厂好,办了十五年了。当时家里没有钱,银行贷款没有,主要是从村民中借的,3分钱的利息借来的。办厂一直还顺,没亏什么,赚得少。现在两个人一年赚6万多,儿子说我:当年不要种田来办厂,就会挣很多钱了。现在村里的南洋、亚伯兰公司,亚伯兰董事长人很好的,帮助困难户,捐了许多款。他们一天赚的比我们一年还多。种田是没钱赚的,就是名誉很好。别的可以用钱买,劳模是买不到的。
任:您家是住房怎么样?
WJL:我家里的房子还好,两个儿子两间四层的楼房。我就住在儿子后面自己的房子里,儿子孝顺,对我们两个老的好。
任:您的老伴是哪里人?
WJL:我的老伴是同村的,老伴姓陈,我们这里的风气是“同姓不亲”。我们22岁结婚,23岁生儿子,大儿子今年40了,小儿子也33了。
任:文革您经历过的,那时这个村怎么样?
WJL:(他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那个时候,六几年、七几年都是好苦的,村里人都穷,没饭吃,没事干,村里人都种种田,农民也不知道做什么,有的闲在家里玩。“文革”时,这里打架很厉害。祠堂毁掉了,就没搞了。现在又搞起来了,我认为这样是不好的。你一姓我一姓的,这样分派性了,分派性就会吵架的。大姓有权的,小姓要吃亏点。毛泽东时期就没有。
任:你们王家一般什么时候会去祠堂?
WJL:现在我们王家有“王氏文化宫”,其实跟祠堂差不多。清明节会到祠堂吃酒,信佛教的人都会去的,姓王的是小部分人去,祠堂是用于佛教的,我信基督教的。
任:现在的村里,你觉得宗族势力大不大?
(他摇头,左顾右盼的,是表示不大呢,还是听不懂,还是不好说,我们不得而知。他还下意识地捂住嘴巴,对我们摆摆手,看来老人家说话特别小心谨慎,我们也就不便追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