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YFR口述实录
在线阅读 收藏

}bl}采访对象:YFR,1969年生,YYH,1965年生

采访时间:2003年5月25日

采访地点:YFR铜带经营厂二楼

采访人:任映红 季仁勇}/bl}

(村里的金会计带我们去采访,在村里东转西转,过了几条街后,JKJ忽然大喊起来:永华啊,有老师带学生来采访你了呢。不远处一个店里应声出来一个人,在门口笑脸相迎。YYH家其实就是“YFR铜带经营厂”的厂房兼经营部,两间约40平米品临街一楼店面摆满了一卷一卷的黄铜,几个工人正在过秤、搬运。夫妻俩见到我们,十分热情,男主人放下手里的活就把我们让到楼上去,上楼时,我们听见女主人一边在楼下安排工人做事,一边说,你们先坐一下,我就来。楼上是他一家人生活的地方。)

任:我们在做一个乡村变迁的课题,CSJ和JKJ说你一家是很有代表性的,我们想请你谈谈你家里这么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化和感受。

YYH:(笑了一笑)我们家以前是有名的穷。以前是好苦的。我说不太来的,你们等我爱人上来,她会跟你们谈的。

(过了一会儿,夫人一阵风地上楼坐定,她人长得高大也很精神,性格很豪爽,快人快语的。)

任:你贵姓?

YFR:我叫YFR,1969年生的。虞就是那个,虞,我写给你们看好了。(她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她的名字)

任:啊,我知道了。你不是这个村的吧,这个姓在村里不多的。

YFR:坊村大部分都姓陈,我是外面嫁过来的。我老公的姓也很少的,可能只有一、两家。

任:谈谈你家里的情况。

YFR:现在家里有一个奶奶,93岁了,父母,还有两个儿子。我老公人很老实的,他是1965年生的,30岁的时候出去到上海做生意,普通话都说不来的。

任:你和他是怎么认识的?

YFR:介绍的嘛。我的妈妈和舅妈像姐妹一样的,舅妈把我介绍给他,我那个时候才16岁,什么也不懂,人也没见过,全都是由父母作主的。我17岁时,他到我家来拜年时,我才看到他,他以前长得还好看的(男主人听了不好意思地笑)。我们以前村里都这样,不像现在一样自由恋爱。我们同姓的也没通婚的,太近了不好,风俗就说不行,现在是说近亲不能结婚。

任:你们结婚时都要办些什么东西了?

YFR:我们结婚没钱,当时女方嫁妆要家电了,男方下聘礼,别人家最高都有1万了,他订婚只用了320元,我16岁与他订婚的。我也是比较肯做事的,后来就经常到他家帮助做家务了。

任:你家里最早是做什么行业的?

YFR:1979年,我老公15岁进当时村里办的凤凰雕刻厂做事,做了6年,22元一个月的工资,后来这个厂关门了。他就只好现来修自行车,修车是温州学的,只能维持家用,后来又开三轮车,一天只能吃一餐。

我们家以前很穷很穷的。现在你看到的这个房子是在以前老房子地基上盖的,老房子好矮,是100年前的,门也关不上的。爸爸身体一直不好,有病,家里所有的钱都用在他身上。全村就他家是最穷的。(说到这,YFR眼睛都红了)

YYH:(见状,把凳子拉近了一点,拍拍妻子的肩,安慰她)我是家里的老大,兄弟有三个,还有两个妹妹。我爸爸以前生胃病,后来神经有问题了,做手术时,我才7岁,我妈妈把5个小孩子拉扯大,真是不容易,那里家里真的每天只能吃一餐饭的,没钱。我妈妈现在身体也不好,得了多发性肾结石,今年59岁了,爸爸现在身体反而比以前更好了些,今年67岁了。我弟弟现在我厂里工作,我们赚到钱就帮他们盖了房子,找了老婆。

(妻子在丈夫说话时,温柔地看着他,还细心地帮他掸了掸身上的灰,看得出来,夫妻感情极好。她听丈夫说完后,就接上话头)

YFR:我父母都比较早就过世了,我父亲人很好的,先过世的,临终时交代我们全家一定要照顾好杨永华这一家,特别是二弟,小叔子。(说到这里,她声音有些发抖)我嫁过来时,杨家实在是太穷了,但我家没人看不起我,我的哥哥嫂嫂对我很尊重的,钱上面也帮我们,方方面面都帮我们。

任:你们怎么会想到做现在的钢材生意的?

YFR:我是附近吴岙村的,这个村专门做铜的生意,我自己的几个哥哥也做。我们家里都是做铜的,我哥哥们也是做铜的。他修自行车,三兄弟都在店里做,一天才30来元,因为村里人都认识,有的人还要欠账,一元两元的又不好意思去讨,生活过得很难。30来元养活不了一个家,他就想去拉三轮车,我不让,后来还是花了6000元买了一辆三轮车,帮村里运石头搞地基。

当时没钱,是借钱买的,4分的利息,还也还不起。我看他天天很累,就去找了份事,帮人加工,做汽车配件,就是仪表灯上的开关。我一个月要做一万只,有任务的,一定要完成。工钱是7分钱一只,一个月700块,起早摸黑,天天夜里干,不敢睡觉,打瞌睡了,就听三用机,清醒过来继续干,这样干了差不多有一年,后来他的三轮车也没什么生意了。

YYH:我先帮她哥哥运铜,销到永强去,我们的铜材是做墙壁开关的。有一次,我帮哥哥运铜到永强,算钱时,自己不精明,顾主少算少给了25元钱,我急得一夜睡不着,难过得很。

YFR:我当时就跟我哥哥说,永华帮你干,他老实,你不要怪他。哥哥说,帮我干我无法算,要不我们合伙干吧,我们也不说妹夫妹夫的,就跟兄弟一样。后来,我们就跟哥哥合伙了,本钱哥哥出的,我们没钱,吃住全在哥哪里,钱赚来了就平分。我们自己想租一间房子,哥嫂不肯,说住到外面别人会笑话,一定要我们住在她家里。我们合作了三、四个月,哥说,我们还是分开做吧,你们这样跟着学不会的。

任:那么你们就要独立创业了,资金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YFR:我们没有本钱,我才19岁,不懂事的,出去借钱也借不到,以前他家穷得倒数第一,人家也不敢借钱给我们,不像现在生意慢慢做出来,名气好一些了。当时全家出动去借钱,第一次向姐夫贷款5000元,我自己一分本钱也没有,全部家里开支掉了。老公搞铜不内行,路子也没有,我的四个哥哥,说下生意,就分几个生意过来给我们。我们从铜厂进废铜,进铜砂,放在炉子中烧,变成板,再拿到轧钢厂按规格加工,再卖给人家加工厂。当时做的质量不好,第一年,1990年吧,还亏了5000元,我怎么也不死心。

任:创业的确是艰难的。

YFR:我90年生下大儿子,儿子6、7个月时,孩子没东西吃,自己就到长桥做羊毛衫绣花,一边带孩子,一边做事,一件7角钱,一天挣10来元,给儿子买奶粉,儿子很乖,不吵闹的,长大了也很懂事,我小儿子是92年生的。

(说到这里,女主人自豪地指着茶几玻璃下压着的两个儿子的多张奖状,我看到都是成绩和体育方面的奖,说明她的两个孩子还是很争气的)

我大儿子叫YKT,“凯”就是凯旋的意思,我希望他做什么事都很顺利,都能胜利,“特”呢,就是超出一般的意思,我不要他大富大贵,生活要过得去就行,比一般人好一些就行。儿子都在读书,我希望他们能考出去,不要像爸妈这样累、这么苦。(她又难过起来,眼泪流了下来)

任:(我安慰她)别难过,人要向前看,你现在是苦尽甘来了。你结婚时办了酒没有?

YFR:(不好意思地擦泪)说起以前我就难过。我是22岁时,儿子生下一周岁生日,才摆结婚酒的,记得是正月20,我们这里还是要摆酒的,终于有形式了。

任:以后生意做得还顺利吧?

YFR:我们在自己做铜后,第一年、第二年都亏,共亏了一万五千元,他当时天天忙,经常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累得鼻血都流出来了。

94年,铜涨价,自己存了些铜,赚了钱,就在正月拆了老屋做新屋,做了两间,当时花了十几万,钱也借了一些。

任:现在生意好做不?

YFR:现在做生意比较难的,10多元的本钱投下去,一斤只挣一元,有的只挣一角,主要是靠量大。如果铜跌价,我们进货的话风险就很大了,眼泪往肚子里流。我不会做汽车配件,我觉得那个东西也不好,东西不合格,退货就没用了。我现在这个行业做熟了,还要做这个。我这个村做铜的只有我一家,听说隔壁村韩田村也开过一家,开了8个月,亏了好几万,钱太难挣,关门了,开不下去。我们现在生活稳定,政策好,一直这样下去,顺利做生意,我们觉得好。

任:你做生意有没有被人骗过?

YFR:有啊,有一家欠了我2万多,人也找不到了。以前都是做现金的,有一次说现在暂时没有钱,先打个欠条,以后再给。联系电话也没有,2年也没见到人。这个人就是这一带的,不然我也不会相信他。这个骗子。(有点气愤)

任:你做生意要借钱的话一般向谁借呢?

YFR:到信用社借钱一定要熟人的。我没去过,都是借私人的,以前是问兄弟姐妹借,现在问别人借也可以了,我们一家有信用的,一般是8厘利息,我一到年底就赶紧把利息给人家送过去。

任:你读了几年书?这么会说话,文化肯定不错。

YFR:我初一读完后,妈妈就病了,就没去读书,后来边做生意边认字,自己看书,普通话是跟工人学的。他小学都没毕业,就读了三年级,以前打个条都不会,我要他学起来。他94年时还骑车给摩托车撞了,休息了两年,不太会说话,越休息越发愁,我真怕他成为他爸爸一样,后来还得过盲肠炎,我真是愁啊。现在苦难都过去了,一年也能赚十几万的,能维持一家,能稳定就行。我早晨7点就开门,我们都赶在厂家上班之前开的。

任:你的产品一般都销在哪些地方?

YFR:产品销售不远的,在本地多一些。

任:杨姓在坊村是小姓,会受大姓欺负吗?

YFR:姓杨的就我一家吧,可能还有,我也不清楚。我们又不出去打架,不惹事就没事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