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CCQ口述实录
在线阅读 收藏

}bl}采访对象:CCQ,坊村党支部委员,1961年生

采访时间:2003年10月26日

采访地点:家中

采访人:小王 小李}/bl}

王:您今年多大?

CCQ:我今年四十三。

李:那我们应该叫你叔叔了。

CCQ:你们还年轻吧,在读大学吧?

王:我们在读大学,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老师带我们来的。

我们先谈一下您的生活吧。

CCQ:我自己的生活,从什么时候谈起?

王:可以先从您的婚姻谈起。

CCQ:从婚姻开始(笑)。

王:因为我们主要谈一下变化嘛。

CCQ:从开放到现在20多年了,时代不同了,根本不能比的。那个时代连饭都没的吃,现在连饭都当菜吃了。是不是啊?没开放之前,那个时候种田啊,第三产业还没有开始,除种田外其他收入没有。到真正开放的时候,我们就去办厂了,一年比一年发展快。要说变化,那个电信啊,无论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一个电话,一个手机,是不是,对吧?

王:你们这里办厂的很多。

CCQ:我们这个村都是办厂的。那个开放,我们这个村要先一步,好像走路先走一步,比一般其他村要快一步。说句骄傲的话,第一步,我们不管那时代就走了,就是说刚开放我们就办厂。那个时代谁敢私人办厂,最起码村里组织或者由村里安排打工,6毛钱一天,就是20多年以前嘛,就是8毛一天最高了。是吧,现在就不行了,最起码3块钱1小时。

李:您这么大的一个厂,一年大概有多少收入?

CCQ:这个收入嘛,很难讲。

李:大约在哪个档次?

CCQ:大概十几万吧。

李:您把这些收入主要花在哪些方面?比如说吃的方面,穿的方面,还是娱乐方面?

CCQ:我们费用大了,吃是最起码的,还比如说我们孩子20多岁了,现在在杭州上大学。你们知道一本,二本的学费要便宜,如果是三本的话,学费要一万多,15000块一年。本身小孩的条件也跟上去了,一个月专门给他吃至少1000。中途10月1日出去玩就要一千,还要来回等等。给他一个小孩的费用30000来块钱一年。我有两个小孩,那个读高中,明年上大学。

李:哪像你们家费用主要……

CCQ:小孩上面,还有自己开车费用等等。

王:现在不像以前了,绝大多数是吃的方面。

CCQ:这不能比了,就像我说的,以前饭都吃不饱,现在菜当饭吃,是不是啊?今天在那里喝酒,呆会儿在这里吃酒,现在吃不是问题。所以说开放到现在,还是邓小平那个开放,不然的话发展没那么快。

王:您是村里的支委,对村里的情况您应该了解吧?

CCQ:那你要看什么情况了。

王:您这里大部分是姓陈的?

CCQ:对啊。

王:就是姓氏大多数是姓陈的,陈姓不是有个祠堂吗?你们是不是经常到祠堂里?

CCQ:那没有的。

王:祠堂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一个姓一个祠堂?

CCQ:不不不,那没有的。现在没有那个祠堂了。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我们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我才8岁,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这里有祠堂,一个村一个,现在没有了。

王:现在这方面好像淡化了。

CCQ:这个反正一家管一家。

王:现在跟一大家族联系不大了,不像以前,对吗?

CCQ:不会不会。

李:您那个时候跟您的孩子相比,读书方面父母是不是不那么重视?

CCQ:那当然了。我们那个时代读书父母不重视的。打个比方说,我们现在跟小孩讲,我们现在给他们读书是一心一意,是专门给他读书,什么事都不让他干。你只要读书读好,作为一个长辈的心愿就够了。也没有想你今天读书读好了,放学回来要干家务的事,或是厂里的。我们那个年代的话,读书回来以后要做家务,对不对啊。长辈们专门赚钱的,我们那个时代没有专门读书的,给小孩教育说,我们如果也这样的话肯定比你们好,对不对啊?

王:您在家中排行老几?

CCQ:我排行最小:。

王:最小的受教育的机会好象会大一点。

CCQ:(笑)应该有的。

王:那您有几个兄弟姐妹?

CCQ:我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我老四。

王:那您父母是住在哪里,跟您住在一起吗?

CCQ:现在跟我大哥住在一起。

王:那您那个赡养费是怎么弄的?

CCQ:那个是这样的,我们三兄弟每人轮三天,在我家住三天,轮过来。其他费用嘛,按他说,今天要用钱,用多少,我们也会给。没有平均三个人分,他现在喜欢到哪家要就到哪家去。

王:那他自己有没有办养老保险?

CCQ:那个我爸妈以前年龄也比较大了70多岁,77岁了,也没有社会养老保险,因为年龄超过了,女的年龄不超过45岁,你超过45岁就不让你办。对吧?那么前天浙江省有个文件,瑞安市委市政府也发了一个文件,像我们这个村,瑞安市搞个试点,就是养老保险。我们这个村前面一块地吧已经征收给国家了,就是说我们坊村没有种田的了。恐怕你们不知道吧,我们塘下是一个镇,是由原来的六个镇并起一个塘下镇,原来是鲍田镇,常桥镇,海安镇,罗凤镇等等,全部并起来一个塘下镇。镇区大了,这个地方塘下镇相当于一个副县级。塘下镇政府移到我们坊村,这块地全部给他征收了,那么在浙江省的文件来讲,在瑞安搞个试点,我们坊村已经被征收地的应该说不管你年龄70岁80岁应该给你养老保险,前天市里领导在这里开会,就是说80岁也要给你养老保险,接下来的话就会搞,因为这是市委、市政府特意为那些年纪大一点的没有田种的,也不会办厂的,为了这个担忧,所以同意搞起来。

王:你们这里那些老年活动中心应该挺多的。

CCQ:这里有是有一个,但是我们这个村里面普遍家家办厂,就是说那些年纪大一点的干不了活的都呆在家里,如果说能干的基本上都在厂里了。

李:那你的父母平时有什么消遣?

CCQ:他们精神好的话就到这里转转,我们三兄弟,我大哥也是办厂的,他们有兴趣到我厂里转转,有兴趣到他那里走走,不固定的。

王:那这里的小学教育情况怎样?

CCQ:小学教育嘛,原来我们坊村那个小学也可以说档次比较高的,因为我们坊村从60年代来讲比另外的其他的一些村要发达,就是说比人家的村子要好一些,我们好在哪里呢?我们这里著名的就是打石头,等于说现在所讲的第三产业,人家鲍田那些地方呢,田种好了就没事情了,玩啊,打牌啊这样的。像我们坊村呢,田种好了以后有空就去打石头,石头打了以后卖出去赚钱,所以说我们新坊那个经济就是说比其他的村,现在就不能比了,现在人家每个村里都是办厂的,基本上相平了。原来我们坊村要比他们好,我们都有开石头的比那个鲍田要高一个档次,所以我们坊村原来那个学校也比较好,现在不行了,现在经济发达了,所以说长辈们眼光放长了,钱也有了,坊村那个小学不要读了,要到塘下高档点的学校去读,现在那个学校没人读了,现在留下来的是什么呢?就是外地来打工的,还有我们地方的有的真正赚不到钱,他们去塘下,读不起这个书,就留在这里。

李:我想冒昧地问你一个私人的问题,你跟你大哥年纪相差有一段距离吧?

CCQ:有

李:那我想问一下你们在结婚仪式上,聘礼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CCQ:你说什么?

李:就是你们结婚的那种形式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因为你跟你大哥岁数上相差有一定的距离可能代表这两个不同的时代,所以说我想请你谈一下。

CCQ:我们相差15岁,我那时候还不懂事,他结婚的时候我还只有6岁,我二哥和我相差10岁,他结婚了我稍微有点知道。

李:那他那个时候结婚是怎样的?

CCQ:那个年代跟我那时候基本上差不多,因为就是什么呢,生活水平相差不多。现在的结婚就大不相同了,这个水平高起来了,我们村里面的现在的年代贫穷的家庭一般过的去的,有的时候什么结婚都没有,反正一个女的家庭也贫穷的没有多大的钱,那么小孩长大起来了,他自愿去谈恋爱啊,找个女朋友或者是说长辈给他介绍,贫穷对贫穷啊,干脆把她接过来,什么婚礼啊也没有,那个情况也多的是,那么等他钱赚过来以后再办婚礼,孩子都很大了,再补办婚礼。所以说现在的年代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原来不管你穷不穷。婚姻是这样的,有钱的东西买好一点,没有钱就简单点,不管穷富婚礼都要办的。现在就是说办也没有关系,不办也没有关系。那个家里富的也不办,他不办的原因在哪里呢?现在那个计划生育,我们农村里有个习惯,不是像城市里面生男生女都一样,像我们农村里有个旧思想重男轻女,就是那个男的一代一代传下来,女的不能传,是不是啊!有钱的人先生小孩,如果是男孩生过来就好,就开始结婚办手续了。像这样有钱的不办婚礼,有的没有钱也办。有钱的人感谢邓小平,没钱的埋怨邓小平,现在那个距离拉开越来越大,原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那个时候距离不大,你有多少都拿出来,是不是啊!那个时候人家没有争取把钱赚过来,不争取也有的吃,拼命争取也一样,吃大锅饭。所以说我们这个年代距离很大。

李:那你能不能具体谈谈你结婚的时候有什么必要的仪式,比如说聘礼上啊,女方怎样男方怎样?那时候是自由婚姻还是相亲为主?

CCQ:我们那个时候有个做媒的人,媒人那个时候比如说地方上或是亲戚介绍,那个时候也没有给你谈恋爱,谈一年啊,或是谈半年,两年啊没有。那个时候迷信啊,把你那个几月几日生的。把那个男的生日给那个看相的看一下,配一下,这两个夫妻合不合,我们那个年代也有是这样的如果和就好了,那个男的女的也没有见面。我那个时候有见面,像没有见面的人也很多,我是跑去看了。我们那个时候定婚啊,因为年轻不懂事,我定婚才16岁,结婚是23岁,那个订婚定了以后,不管你身体状况怎么样就结婚了,就这样。就是现在不同了嘛,你们都知道现在谈恋爱都要谈好几年。

李:你们那个时候聘礼是怎样的?

CCQ:也是刚才我跟你讲的,也要看情况的。

李:那说说你的情况好吗?

CCQ:我那个时候年龄也比较小,也不懂事,不知道情况。

李:那通常的情况你讲一讲?你那个时代,婚礼上应具备哪些东西?

CCQ:我那个时代订婚的时候什么都不用准备,只要比如说,你帮几样东西,六样东西,肉啊糖啊,等等。还有把钱放进去。钱放进去嘛也没有尺寸,那个时代,打个比方说,100块。有钱的120,150。这个人不知道的,做媒的人会说的,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比如说,我结婚的时候100,还有什么某某谁的110,那个条件差不多的就跟上去,有的条件好一点的,哎!他100,我120,就是这样子的。这个说不出来,我结婚的时候,要准备什么,房间啊打扮一下,家具啊弄一下其他的呢,什么摆酒啊什么的。

王:你摆酒的时候,请了什么人,比如说亲戚之类的?

CCQ:主要是女方的人,女方的亲戚,比如说叔叔啊,舅舅啊,阿姨啊,等等。过来到我们这里,我们这里准备两桌啊,三桌啊,我们那个时候只有两桌。

王:那男方方面呢?

CCQ:主要是我们男方承办的,女方过来白吃,那么男方呢,就是说,我的朋友啊,现在说朋友,我们那个时代说是弟兄,兄弟一样的,还有个我们这里的亲戚,长辈们,周围的邻居啊,就这样子,其他的没有。

王:那家族里的人呢?姓陈的是一个家族嘛。

CCQ:这个是这样的,比如说,我跟我大哥,是亲兄弟嘛,我二哥,我堂兄弟,我爸爸的就是堂兄啊,再远的我就不理,一般情况很近的,并不是说姓陈的。我们坊村三分之二是姓陈的,就是说比较靠近的都有请的。

王:可不可以问你一个冒昧的问题,你的妻子跟你的母亲之间的婆媳关系这样?

CCQ:这个关系嘛,现在也要看哪个人的脾气了,这个很难讲。这个比如说你做人有道德,譬如说一个年轻人讲道德要看女方的长辈教育的怎么样。女方的教育差,那么这个搞过来的话,与男方的长辈肯定是不好的。并不是全部是这样的。我们订婚那个时候会说的,这个是大户人家的,也就是有教养的人家,就是这样子的,你说现在条件好起来了,这个很难讲的,主要看人。现在条件好起来了,吃有什么好讲的,就是说真的无所谓了,是不是啊?如果说,现在有的女的也讲究,打个比方说,我们三兄弟,每一遍轮三次,如果长辈忘记了,还留下来继续在我家吃,我老婆说不同意,这个也是有的,那么好的女的就应当多吃一天就一天,是不是啊?所以这个真的很难谈。

王:那你妈妈找媳妇的时候会看那些方面?是从地理方面,是远点的呢?还是近点的呢?或是从姓氏方面,你是姓陈的嘛,那你妻子是姓什么的?

CCQ:我们这里有习惯的,姓陈的不能找姓陈的啊,我姓陈的,她不管姓什么都无所谓,就是不能姓陈,现在这个又不一样了,一般不能和本地姓陈的结婚,外地姓陈的可以。

我那个时候,长辈们看看是不是大户人家,就是说,那个女家在我们坊村是怎样的,那么我长辈到坊村熟人那里问问怎么样,比如说家庭,家里的作风怎么样,如果那个人说,哎呀,这个人好啊,家里好,孩子也听话,比如说,懂事啊,这样以后,作为长辈也就比较放心了。也就确定下来了。作为我一个男的,那个时代,我只有十几岁,一般是父母确定的,现在就不同了,现在我们虽然是农村也有讲究了。小孩的身体啊,也要科学点来搞,你们两个虽然谈恋爱啊,差不多了你们两个去血验一下,去身体检查一下,我作为长辈的话,要跟小孩讲,你如果谈恋爱啊,差不多好了先把这个事情搞好,你把这个搞好再慢慢谈恋爱,如果感情到了极点,万一查出来不对头,晚了拉不开了,那么下一辈就有问题了。

李:那您儿子谈恋爱的时候,您对宗教信仰有什么要求啊?

CCQ:这个肯定有注意的,现在我们这里一个是佛教,一个基督教。我们是基督教的话基本上会找基督教。

李:您家是信基督教的?

CCQ:嗯,这个不是最主要的,现在小孩没那么讲究了。小孩现在基本上不信这个了,长辈们信这个。他在杭州读书,万一谈起恋爱,第一个问题是看看她的身体怎么样,血液给她检查一下,他那个谈过来如果是信基督教的话,我们作为长辈来讲也很欢迎,是不是啊?如果万一不是的话,现在那个小孩啊,哪里信那个。如果我们那个小孩在杭州中途没谈恋爱,回来了没有交什么女朋友的话,那么我们基督教里面会帮忙。如果谁家的女人配谁家的男人比较合适啊,那么我们也会听取这个意见,去了解这个情况。那么情况了解可以的,作为长辈的话,可以的话就听取孩子的。现在孩子的权利大,长辈的权利小。长辈们只能给他拉一条线,最后还是听他的意见。现在的小孩教育方面,比如说,我女孩成人了自愿找一个,家庭合适,男的品格合适女的合适的,满意的。她如果去谈一个乱七八糟的我就不同意的。我有个侄女也是坊村的,她的样子也不错,人也挺漂亮,个子也挺好,也是读过书,反正也是有文化的。她去电脑里面上网,上网上了一个结过婚的人,你说我这个朋友气不气啊。他的小孩只有两个,这个是最大的。我作为长辈来讲,对这个小孩,我是不赞同的。不过像这样的不多。一般情况下,你给他讲道理,基本上还是听的。准备谈恋爱,这个胆量大了,我谈一个带过来,给我们看这样是最好了。有的不懂事乱来,我们做长辈的怕就怕这样。

王:那您跟您邻居的关系怎么样?邻里关系?

CCQ:邻居啊?我们啊!那我们跟邻居关系比较好。

王:你们都是办厂吗?

CCQ:是办厂的。

王:生意上有没有来往?

CCQ:生意上基本上没有。现在我们跟邻居啦,好像现在都挺客气的,不像过去那样。现在大家都去办厂,来回都像客人一样。如果要碰到的话开开玩笑,没有碰到的话,饭吃了马上过来上班。现在的邻居比较客气。

李:就是接触的机会比较少。

王:邻居之间送礼有没有这种情况?

CCQ:送礼啊?

王:对,就是过年什么时候。(有人插话)

CCQ:现在有些家里比如说小孩结婚啊,长辈有送的,还有什么别的,除了这个以外别的就没有了。比如说我小孩结婚了,我们之间的邻居,朋友,或者是亲戚过来。

王:您好像在外面跑了几十年了,坊村变化大不大,这几年?

CCQ:当然很大。

王:那时办厂比较多。

CCQ:我刚才跟你讲过了,都是办厂的。

王:你们差距大不大?

CCQ:现在这个差距,现在我们这个坊村赚到钱也很容易,赚不到的也很多,也很苦,不公平啊现在。原来文化大革命我们差距要小一点,大家都无所谓,反正干也一样,不干也一样。你钱多要小心。现在不要紧了,反正距离很大。现在的发展也快,以前也无法比的。比如说现在交通方面。我刚才跟你讲了那个电信方面,通讯方面。跟那个比怎么比啊!不能比。

李:那您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是您自己解决,还是请长辈来解决?

CCQ:这个,这个很难讲啦。(有人插话)现在很难讲了,一般这个说,我和老婆吵架也是很正常的事。也并不是说没有,发生也是正常,也是小毛病。大毛病我们还没有。

王:如果是您是姓陈的和一个姓王的两个不同姓氏的人吵起架来,或者发生矛盾是由你们自己解决还是?如果牵扯你们家庭之间,整个姓氏的人都会过来帮忙?

CCQ:不会。(有人插话:现在吵架很少了,好说就说几句,不好说就拉倒)男的强一点,女的弱一点,比如说男的发发脾气就好了,女的嘛,如果能忍下来就好了,就什么事情也没有了。

王:你自己家里解决。

CCQ:基本上是丑事不能外扬。(有人在笑)这个是肯定的。两夫妻吵架邻居跑过来是不可能的,没有的。打个比方说,比如说我邻居吵起来,我们只能耳朵听,听听他们吵得厉害不厉害。一般说厉害就进来。一般别人吵架我们不插手的,一插手也不好意思,就不插手,好像没有这个事情发生。如果发生意外,人命关天,这个事情我们人要跑进去解决这个问题。明明知道吵架我们也不敢插手,好像没有发生,不敢说。如果情况厉害的话,我们就插手了。这个事情先拉开来,万一说那个女的上吊的话,那就完蛋啦。所以说一般邻居吵架,我们用耳朵去听情况。现在的一间一间搞得封闭了,别人吵起来也不知道。

王:你是三兄弟嘛,分家是怎么样的?

CCQ:分家那个时候,我们那个分家的时候三兄弟比较客气。基本上是我爸爸说了算数。按道理说我们这个分家是我舅舅是最大的。你们那边不知道情况怎么样?到现在就没有了,我们原来那个年代分家的话的一定要请舅舅(有人插话)舅舅叫过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说了算数。那个我们我爸爸说了算。舅舅是城市里面的人,他不是这个不懂,就说也很客气。如果三兄弟要吵架,必须要你舅舅过来,舅舅不懂也要过来,是不是啊?这个时候我爸爸说了算。应该就是说,我爸爸给我大哥搭配好了,那么你最大,你喜欢什么就什么,你认了以后再第二,第三,最好的给你挑,你喜欢什么就挑什么,比较客气的没有吵架。长辈布置好了,就这么做。

王:你有个姐姐吗?你姐姐有分财产的吗?

CCQ:我姐姐没有,像我们农村里面没有。像现在的年代就有了,现在我们农村也没有,比如城市里面拿法律来讲女的也有一份,但是现在农村也没有。女的嫁出去就算了,比如说我作个长辈,我如果有钱,作一个长辈来讲,我就放钱,女孩结婚放多少都可以,比如说汽车给女孩也可以,钱给她20万也可以,房子给她也可以,买一套房子给她也可以,不过比如我家里有两间房子,不能说一个人分一间,只要这两间只能给男孩不能给女孩。只要我有钱,作为长辈来讲,我就买汽车,或者存折,就是买房子给她,买一套送给女婿。

王:你们三兄弟分家以后感情交往还是很好吗?

CCQ:目前来讲感情好不好,这个也很难讲,有的兄弟比别人还差,这个很难讲。

王:生意上有冲突。

CCQ:或者是生意很忙,这个说不清楚,很难讲(有人插话)我比如说兄弟有矛盾,其他兄弟不会有矛盾,确实很难讲,你如果兄弟离得很远,一个东一个西那就越亲,你越近,有一点小小的事情就发生矛盾,越来越大,这个是很难讲的。

王:如果你们这里办丧事的话,是村里面的老人过来还是就家族里的过来?

CCQ:这个是村里的也有,这个反正,这个……

王:就是家族里面的?

CCQ:一个村的,我们这里的老人家入那个老人院。

王:是老年协会?

CCQ:对,就是老年协会,就是55岁有资格入这个老年协会了,那么你50岁就没有资格入,这里面有个岁数限定。你如果是这个老年协会里的都可以来参加,不管里面姓陈的姓金的都一样,都一样看待,没有分别。如说你有特殊情况,老人年纪太大、走不动的情况下就不参加。

王:那你亲戚方面呢?

CCQ:亲戚?亲戚当然有来啦。我刚才跟你讲了,亲戚都来,村里人都来,不管姓陈的、姓李的、姓王的都来。如果是亲戚,或者是同祖宗里的、很亲的情况下,本身就会来的。朋友啊,都要过来喝酒。一个地方的,在老年协会里面的都有资格去,除非你今天身体不好,年龄太大走不动,那个情况就不要去了。

李:那你知道你家族里辈分最大的老人吗?

CCQ:知道的。

李:他如果出面说话,你觉得他有分量吗?

CCQ:这个分量嘛,比如说,我们村姓是三个姓。一个是姓陈,我刚才跟你讲了,三分之二是姓陈的。一个是姓王,一个是姓金,三个姓,还有姓其他的姓。每一个姓都有一个祖宗,不是有个祠堂,那个造起来的吗?我姓陈的里面,辈分最大的,他说了算数。

王:现在还是他说了算数吗?

CCQ:现在不管他有没有分量,他就是辈分最大。现在吧,哪个人加起来分量大,哪个就最好。如果哪个人会做人的话,分量最大,聪明一点,能干一点的,分量就大。有事情一般和分量比较重的人商量,人家都看得起,说话就算数,哎哟你出来,长辈年纪大可以跟辈分小的商量。比如我这个祠堂要出租了,这样的事可以叫那个辈分最大的人出来做主,还有造谱,你知道吧,那个造谱?

王:知道,你们现在还有谱吗?

CCQ:那个谱就放在那个岁数最大的人家里,他管理。这个人如果去世以后,再有一个人管理。那个祖谱要抬过来,就是要移交。比如说这个辈分最大的人又去世了,再找一个辈分最大的人。

李:那你把移交的过程跟我们谈谈好吗?

CCQ:移交时,那个打鼓、敲锣,放鞭炮啊,很热闹的。一个姓里面会有很多人组织起来的,族里有几个人会安排起来,今天叫谁抬啊,怎么样啊,都会安排好的。基本上所有姓陈的都很乐意去搞,我们大家都跟在屁股后面敲锣、打鼓、放炮啊!

李:那如果村里辈分最大的老人去世以后,姓陈的人是否都有义务去送他?

CCQ:没有,跟一般人去世一样的。就是说进入老年协会里面的都有送(边上有人插话说)以前那个年代我结婚时,我姓陈,陈里面辈分最大的人可以过来白吃酒,告诉他你明天过来喝喜酒,他来喝喜酒不用钱的,每一个姓陈的都要请他。

李;那辈分最大的人去世了以后,下面有几个辈分一样大的人,那怎么去选呢?

CCQ:那譬如说我三兄弟,辈分是一样的,那应该是我哥哥他老大,老大去了就老二当,老二去了就老三,老三走了以后就再轮下一档了,下一档看看年龄谁最大。

李:就是看年龄?

CCQ:不是光看年龄的。比如说,我三兄弟,像我三兄弟年龄拉开太大,如果我和我哥哥相差三岁、两岁啊、一岁啊,年龄差的不多。如果他第一个生的是女的,第二个才是男孩,他的男孩就比我的年龄要小一点。

王:那就选你?

CCQ:对啊。他比我小点嘛。

王:那你儿子出生的时候也要在家谱上加上?

CCQ:当然要加上。

王:也是那个辈分最高的人管的吗?

CCQ:这个现在是这样子的:如果要加,这是5年造一次谱的,或是几年造一次谱的。比如说你出生了,那个时候还没有造谱,你名字没有在谱上,那么过了5年,7年或者是几年,那个时候谱就要重新搞了。他一家一家会调查过来的。你这一家这几年来生几个小孩,男的还是女的,男的娶了谁,岳父母叫什么名字全部要写上去。女的嫁到哪里,嫁到温州哪一家,女婿呀、长辈呀,你把这个谱翻出来清清楚楚的。

李:那就是一个谱上的。

CCQ:对的。造谱,一个村的一个姓的要造一下。成本费,几块?女的50块,给那个做头的人要算起来的,费用嘛。如果说是男的,报上去就要包红包的,你如果你包10块也可以,50也可以,随你便的。就把你在谱上造起来,什么时候出生的,以后什么时候成亲啊,像身份证一样,清清楚楚。你老婆哪里娶过来的,他全部给你弄上,很清楚,清清楚楚。

王:很详细的?

CCQ:很详细的。

王:这个小孩要报上去的话要红包的。

CCQ:一般呢,我们这里有个习惯,男的要红包,他那几个组织起来的当头的,经费越多越好嘛,这个好事,要给红包的,推不了就要给红包的。我们家庭的档次啊,比如说低档、中档,或者是高档啊,他们都知道,看得出来的。比如说我低档的,红包包了100块钱,那么中档人家就不行,人家那么困难也包100,那么就要多包一点,是吧?所以说,有的人要体面的,好好好,就多包一点。搞这个谱很有意义的,很有意思的,这个谱翻开来什么都是清清楚楚的。你那个谱要什么有什么,查字典一样的,清清楚楚,那个某某,你祖宗从哪里迁过来的,坊村从哪里开始的,都有,这个意义很大的。

王:那您这里祠堂还在吧?

CCQ:在的。

王:那有没有过年过节搞……

CCQ:就是清明节的时候,清明节就是姓陈的人在一起。哦,比如说坊村的人搬到温州、瑞安啊,或者是其他城市里面。他早已经搬了,长辈的坟陵在我们坊村里面的,来上坟扫墓的,来到这里白吃。吃呢,是这样的,在这个祠堂里,经费哪里来的,租给人家,有租金拿过来。原来一桌酒,照理说一个人要出100块的,打个比方说他的计划算起来,只拿30块钱,那70块钱村里出,白吃给你吃,你出这30块钱就行了,那么给你去吃,你赶上这个时候都到那个祠堂里去吃。譬如说,吃酒的人要自愿给经费,每组会有个头头来收一下,要出多少钱,你出多少都自愿的。

王:你们姓陈的都去那里吗?

CCQ:一般说,那个信基督教的不会去的,但造谱还是照样搞的,基督教不会到那个祠堂去的,没有的。

李:那个基督教造谱的时候也要出些钱吧?

CCQ:这个也没有的,有的人也不愿意出的。我也是信基督教的,按照我来讲,应该是出。

李:祠堂里都有很多佛吧?

CCQ:什么佛啊,那些迷信的,没有的,长辈、祖宗,祖宗列在那里,也没有拜的,什么都没有。照道理说,应该是留一个纪念的,那么现在信了基督教的认为不能出,这个嘛反正也说不清楚,反正我感觉应该是出,这个是列一个祖宗啊,好像造谱一样。

李:您知道您祖宗是谁吗?

CCQ:我们也不知道,听他们讲,我们祖宗是从福建移到这里来的,从福建来的。

李:族谱上都有的?

CCQ:都有的。如果你去管这个的人那里,你问他就知道,祖宗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年代,在哪个时代搬到坊村的,清清楚楚,这个意义很大。如果反过来讲基督教他说无所谓,实际上这个很有意义的,比较好的。你们那里不知道有没有造谱。

李:应该有的,只是我们不知道。

CCQ:这个小孩长大了都要补上的,叫什么名字都要对的起来才好。

李:我们就是到那个警察局办个户口。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