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二十二 XDB口述实录
在线阅读 收藏

}bl}采访对象:XDB,退休干部,63岁采访时间:2003年10月19日

采访地点:家中

采访人:任映红、季钱环、林笑云}/bl}

(XDB看到我们,很热情地让座,兴趣勃勃地打听我们的来意)

任:我们想请您谈谈解放以来,您家里和村里的变化。

XDB:好的好的,变化是很大的。我是1958年到温州的一家化工厂做事的,一个月只有12元,后来加到18元、22元。62年调到税务局工作,73年又调到盐业局,2000年退休。现在退休工资有1440元。我家里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出嫁了,儿子也结婚了。

解放以来变化很大,主要原因有这些:共产党英明的领导,毛主席的领导,以后全靠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党的政策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农村确实日新月异,特别十五大和江泽民的领导,让农村水平提高了。新政策取得很伟大的成果了,农村也一样,也是高楼大厦了。

我认为现在政策是越来越好,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10来块钱,家里人又多,日子不好。很多年,我每月都才40、50元,退休后,也有1400多元,是靠政府组织好。当然不能跟那些办厂的人相比。他们办事,没有好的政策不行。没有好的政策,就没有我们目前的好生活,跟着政府办事没错的。

季:这个村好像比较富的吧?

XDB:对对,镇政府明后年都要搬到坊村来了。村里办厂的多。1983年开始,企业有先有后发展起来,合股的比较多。现在有钱的很多,但名气不大。我们村有两个钱多,名气又比较大的:胜华波公司、南洋公司。村里的好多企业做得好大,胜华波公司跟美国订合同,听说有三亿元,胜华波公司还给了30万给瑞安贫困山区。南洋集团的老板也是本地人,里面的工人工资至少有600~700块吧。

林:这里的教育怎么样?

XDB:教育不行,学生少,大多数都送到塘下镇去读了。办了学校,有六个老师,学生不多了。

任:村里人信什么宗教的?

XDB:村里的很多人信佛教、基督教的,基督教的要做礼拜的。佛堂比教会更大些。信教的周日都有做礼拜的,教堂里会教你怎么做人。我自己是不信教的,是信仰共产党的。信佛教的老人还是时常去庙堂里的,而且很信。每个地方都有很多派,不是铁板一块。不一定老辈说话就有权威,主要是看对待老辈的态度。

季:村里人现在还有种田的没有?

XDB:现在种田的都没有了,土地都被征用了。一般村民要么自己办厂,在本地企业打工的也多。

季:您觉得这些年的变化主要有哪些?

XDB:可以肯定的是解放前和解放后是一个天一个地,农村的整个水平提高了。在社会上是有钱就好,影响力就大、在农村里嘛力气大也好。

我以前读书很穷,没鞋子穿,那像现在小孩子穿的那么体面。现在村里人一般都够吃够用,那种高消费的,名牌的主要是老板。

季:村里人红白喜事有什么风俗?

XDB:这里小孩结婚,房子男方出,必须要有媒婆,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不是,陪嫁是十分厉害的,要嫁妆,汽车、冰箱、彩电。嫁女儿的现在都要陪嫁10万左右,我们家里没钱,都是女儿自己弄的。我们家的第一个电器是我小孩结婚时女方陪嫁过来的电视机,现在找对象,有工作的都找有工作的。

我们这里送葬是很热闹,比婚娶还要热闹,乐队、三轮车、轿车成队,主要是由亲戚朋友来参加,这种风气不好,送葬太热闹了,其实只要向死人低低头,不需要热闹,我认为这是很浪费的,也是搞迷信的一套,现在社会应该讲文明,讲科学才是。

林:村干部对大家怎么样?有权威吗?

XDB:村委会对老人是尊敬的,会帮助老人。权威也是有一些的。年轻人对老人不尊重,看他们就头疼。

任:你对目前村干部配备还满意吗?

XDB:中央说要减轻我们农民的财政负担,可是政府,还有村里,副书记副村长很多个,他们吃了很多田,我自己当时当干部下乡一顿是两张粮票,现在人都上酒店,一顿一两千,这风气不好。村干部在村里的权力最大,当然有权威呀。我说呀,以后的农村呀,政府派一个人管管就好了,无需那么多人的。村委卖田赚钱,以后子孙怎么办,现在干部一吃就几千。权,要用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工作要实要细。过去早好几年的时候,有人要去村里领导家里拜年的,哎,这个大家不好说。(讲到这里,他忽然又觉得不妥,于是加重语气,再三强调说)我说啊,还是党的政策好,退休了有工资领,有得吃。

季:文革时期,村里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XDB:文革是1966年开始,毛主席说,只要文斗,不要武斗。可是到了下面就改变了,组织好几个队,66、67年,瑞安围城,有一个多月,闹的很厉害。农村包围城市,瑞安,郑一派,蒋一派斗得很厉害;农民拿扁担、拿锄头的,公安拿枪。不过坊村倒没有什么影响。

任:家族对你的帮助大不大?

XDB:当然,主要靠家里人,家里人是最可以相信的。工作生活嘛,靠兄弟姐妹,不过,最主要是一切靠群众,要实事求是的嘛。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