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1
什么是民俗?什么是宗教?我们在青田村采访时,没有抽象地向村民做出解释,而是通过举例的形式来进行。说风俗,用浅显易懂的实例,如姑娘出嫁,从前坐轿子,今天坐小汽车,这就是婚嫁习俗的变化。说宗教,从信佛、信耶稣开始。对于风俗,接受采访的村民说得很自在,一个一个例子地说给我们听。往事如烟,回忆消逝的习俗或已渐变的习俗,村民也很乐意。
但说到信佛、信耶稣,受访的村民很容易与迷信联系在一起。开始访谈时,他会感到有点不自在。因为采访的群体,大多是四五十岁以上的村民,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间叫得最响亮的“破除迷信”、“破旧立新”8个字,对于他们来说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
生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村民,都曾在“破除迷信”、“破旧立新”的口号下,迎新辞旧,经历一个又一个传统的节气。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所有的节日,哪怕是国庆节,也没有春节来得隆重、来得重要。
政府的亲民活动,每年春节前夕都会有一个高潮——救济款分下来了,棉花胎等物资分下来了。此时此刻,大队连夜开会,商议发放对象。一般地讲,当时的困难户都享受到了照顾,大队干部是不敢挪用救济款的。不过,以出身农村的志邦自己的亲身经历,像棉花胎一类的物资,大队干部还是稍有机动权的。具体分给谁,大队干部说了算。
困难户的救济仅仅是亲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针对过年平均分配给农民的生活物资。糖票、布票、香烟票等等,全都在这个时候按人口定量发放。生活物资虽然紧缺,但人人平等,书记、队长与普通社员一个样,大家都分到一羹。书记、队长、会计想截留也几乎没门。
以粮为纲,纲举目张。印有二十四个节气的历书,封面照样用的是红色。封二上大多印着新春对联。这些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春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像“五谷丰登”一类原先时常用的词句被换成了具有浓厚政治气味的豪言壮语。什么“抓革命促生产”、“斗私批修”、“批林要批孔,斩草要除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等都被作为对联贴在门上。
传统的节日礼仪,在这样革命性很强的对联背后延续着。“拜年”嘴上不说了,但亲戚还是要走动的。女儿年前出嫁了,春节新郎还是要来做新郎官的。新郎官要送礼物给女家的内亲,一斤白糖或一斤桔饼,已是不错的礼物了。内亲还之以红包,五元钱不等。亲戚亲戚,吃吃请请,方能永不断章。
这是志邦所经历的六七十年代张大山村春节的情景。其间,青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青田村的民俗,1998年村会计为街镇镇志编辑部提供的青田村志稿曾经专门写了一章风俗的资料,分岁时习俗、礼仪习俗两节。这里依次收录
至于宗教,青田村信仰的主要是佛教,其次是基督教。而佛教信仰又与民间鬼神信仰、道教糅合在一起。
');" class="a2">收藏
图9-1
什么是民俗?什么是宗教?我们在青田村采访时,没有抽象地向村民做出解释,而是通过举例的形式来进行。说风俗,用浅显易懂的实例,如姑娘出嫁,从前坐轿子,今天坐小汽车,这就是婚嫁习俗的变化。说宗教,从信佛、信耶稣开始。对于风俗,接受采访的村民说得很自在,一个一个例子地说给我们听。往事如烟,回忆消逝的习俗或已渐变的习俗,村民也很乐意。
但说到信佛、信耶稣,受访的村民很容易与迷信联系在一起。开始访谈时,他会感到有点不自在。因为采访的群体,大多是四五十岁以上的村民,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间叫得最响亮的“破除迷信”、“破旧立新”8个字,对于他们来说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
生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村民,都曾在“破除迷信”、“破旧立新”的口号下,迎新辞旧,经历一个又一个传统的节气。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所有的节日,哪怕是国庆节,也没有春节来得隆重、来得重要。
政府的亲民活动,每年春节前夕都会有一个高潮——救济款分下来了,棉花胎等物资分下来了。此时此刻,大队连夜开会,商议发放对象。一般地讲,当时的困难户都享受到了照顾,大队干部是不敢挪用救济款的。不过,以出身农村的志邦自己的亲身经历,像棉花胎一类的物资,大队干部还是稍有机动权的。具体分给谁,大队干部说了算。
困难户的救济仅仅是亲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针对过年平均分配给农民的生活物资。糖票、布票、香烟票等等,全都在这个时候按人口定量发放。生活物资虽然紧缺,但人人平等,书记、队长与普通社员一个样,大家都分到一羹。书记、队长、会计想截留也几乎没门。
以粮为纲,纲举目张。印有二十四个节气的历书,封面照样用的是红色。封二上大多印着新春对联。这些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春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像“五谷丰登”一类原先时常用的词句被换成了具有浓厚政治气味的豪言壮语。什么“抓革命促生产”、“斗私批修”、“批林要批孔,斩草要除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等都被作为对联贴在门上。
传统的节日礼仪,在这样革命性很强的对联背后延续着。“拜年”嘴上不说了,但亲戚还是要走动的。女儿年前出嫁了,春节新郎还是要来做新郎官的。新郎官要送礼物给女家的内亲,一斤白糖或一斤桔饼,已是不错的礼物了。内亲还之以红包,五元钱不等。亲戚亲戚,吃吃请请,方能永不断章。
这是志邦所经历的六七十年代张大山村春节的情景。其间,青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青田村的民俗,1998年村会计为街镇镇志编辑部提供的青田村志稿曾经专门写了一章风俗的资料,分岁时习俗、礼仪习俗两节。这里依次收录
至于宗教,青田村信仰的主要是佛教,其次是基督教。而佛教信仰又与民间鬼神信仰、道教糅合在一起。